《讀史方輿紀要》
南直 > 鳳陽府 > 泗州 > 盱眙縣
現今地圖 | 明朝地圖 |
---|---|
|
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注釋 |
---|
春秋時為吳善道地。襄五年,仲孫蔑、衛孫林父,會吳於善道,是也。秦為盱眙縣,項羽尊楚懷王孫心為義帝,都盱眙。漢屬臨淮郡,郡都尉治焉。武帝封江都易王子蒙為侯邑。許慎曰:張目為盱,舉目為眙,盱眙者,城居山上,可以矚遠也。後漢縣屬下邳國。晉為臨淮郡治。永和九年,姚襄自芍陂濟淮,屯盱眙。太元三年,苻秦將俱難等陷盱眙,謝玄率兵進攻,秦兵敗走。義熙中,置盱眙郡。宋因之。元嘉二十七年,沈璞為盱眙太守,璞以郡當沖要,乃繕城浚隍,積財穀,儲矢石,豫為城守之備。及魏主燾入寇,南至瓜埠,還盱眙,為璞及臧盾所敗。南齊因之。嘗移北兗州來治。梁仍曰盱眙郡。東魏因之。陳大建五年,吳明徹等伐齊,盱眙降,因改置北譙州,尋廢州。隋初廢郡,仍為盱眙縣,屬揚州。唐武德初,置西楚州。八年州廢,以縣屬楚州。光宅初,改縣曰建中,尋復故。建中初,又改屬泗州。五代唐長興二年,吳升為昭信軍,尋復舊。宋初屬楚州。乾德初,改屬泗州。建炎二年,升為招信軍。四年,復為盱眙縣,改屬濠州。紹興十一年,又改隸天長軍。十二年,復升為招信軍。元仍置盱眙縣,招信軍治焉。至元十四年,升為招信路。十五年,改為臨淮府。二十七年府廢,復曰盱眙縣,屬泗州。明初因之。縣憑山為城,編戶三十一里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方位 |
---|
州南七里。東至高郵州寶應縣百八十里,東北至淮安府清河縣百五十里,南至滁州百九十里 |
《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》 |
---|
西漢改盱臺縣置,屬臨淮郡,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江蘇盱眙縣東北二十五里盱眙山麓。東漢許慎 《說文》: “盱,張目也”; “眙,直視也”。《清一統志·泗州》: 盱眙故城 “城居山上,可以眺遠,故名”。東漢復改為盱臺縣。三國廢。西晉復置盱眙縣,為臨淮郡治。東晉義熙七年 (411) 移今盱眙縣東北五里都梁山東北麓,為盱眙郡治。《宋書·臧質傳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 (451),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從廣陵北還,圍攻盱眙,臧質屯兵堅守拒戰,魏軍大敗,燾乃解圍北歸。東晉兗州、宋南兗州、齊北兗州、陳北譙州均曾治此。隋屬江都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為西楚州治。後屬楚州。武德八年 (625) 移今治盱眙縣。光宅初改為建中縣,後復名盱眙縣。建中二年(781) 改屬泗州。北宋景德中又移治淮北泗州城中為州治,在今泗洪縣東南,盱眙縣對岸 (今已淪入洪澤湖中)。降淮南盱眙縣為鎮。南宋初縣入金,仍為泗州治。金明昌六年 (1195) 改為淮平縣。南宋復升盱眙鎮為縣,治今盱眙縣。先後為盱眙軍、招信軍治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為招信路治。十五年 (1278)為臨淮府治。二十七年 (1290) 改屬泗州。清初屬鳳陽府,康熙中泗州寄此。雍正二年 (1724) 屬泗州。民國初屬安徽淮泗道。1928年直屬安徽省。1955年劃歸江蘇省。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下級地名 |
---|
南直 > 鳳陽府 > 泗州 > 盱眙縣 > 陽城縣 |
南直 > 鳳陽府 > 泗州 > 盱眙縣 > 考城縣 |
總數: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