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讀史方輿紀要》
南直 > 揚州府 > 通州
現今地圖 | 明朝地圖 |
---|---|
|
沒有地圖
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注釋 |
---|
春秋時吳地。漢屬臨淮郡。後漢屬廣陵郡。晉末屬海陵郡。宋、齊因之。隋屬江都郡,唐屬揚州。後周置靜海軍,尋改通州。宋初,改為崇州(以州兼。轄崇明鎮,因名),尋復為通州(政和七年,賜郡名曰靜海。)元初,曰通州路,尋復為州,屬揚州路。明初仍為州,以州治靜海縣省入(編戶百七十里),領縣一。今仍曰通州,所領海門縣一,圮於海。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方位 |
---|
府東四百里,東至海百三十里,西南至常州府靖江縣九十里,南渡江至蘇州府常熟縣百二十里,西北至泰州二百七十五里 |
《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》 |
---|
西魏廢帝二年 (553) 改萬州置,治所在石城縣 (隋改通川縣,即今四川達川市)。唐杜佑《通典》: 通州 “以居四達之路,故名”。隋大業三年(607) 改為通川郡治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復改為通州,天寶元年 (742) 改為通川郡,幹元元年 (758)復為通州。轄境相當今四川達川、達縣、宣漢、開江、萬源、城口等市縣地。北宋幹德三年 (965) 改為達州。唐詩人元稹在元和間任通州司馬,寫下歌頌通州的詩篇。 ②五代周顯德五年 (958) 改靜海軍置,治所在靜海縣 (今江蘇南通市)。北宋天聖元年 (1023) 改為崇州,明道二年 (1033) 復改通州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 改為通州路,二十一年 (1284) 復為通州,屬揚州路。明洪武初省靜海縣入州,屬揚州府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 升為直隸州。轄境相當今江蘇長江以北泰興、如皋以東地區。因直隸順天府有通州,俗稱此為南通州。1912年廢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下級地名 |
---|
南直 > 揚州府 > 通州 > 狼山巡司 |
南直 > 揚州府 > 通州 > 西亭鹽場巡司 |
南直 > 揚州府 > 通州 > 石港巡司 |
南直 > 揚州府 > 通州 > 海門縣 |
南直 > 揚州府 > 通州 > 海門縣 > 吳陵巡司 |
南直 > 揚州府 > 通州 > 海門縣 > 白塔河巡司 |
南直 > 揚州府 > 通州 > 海門縣 > 壩上巡司 |
南直 > 揚州府 > 通州 > 海門縣 > 張港巡司 |
南直 > 揚州府 > 通州 > 海門縣 > 通州守禦千戶所 |
總數: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