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讀史方輿紀要》

搜索字串: 或 [ 字元索引 ] 或
省級單位: 北直 | 南直 | 山東 | 山西 | 河南 | 陝西 | 四川 | 湖廣 | 江西 | 浙江 | 福建 | 廣東 | 廣西 | 雲南 | 貴州

山西 > 平陽府 > 絳州

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注釋
春秋時為晉國。戰國屬魏。秦、漢屬河東郡。魏正始八年,分河東、汾北置,屬平陽郡。晉因之。後魏太武帝置東雍州及正平郡,孝文帝廢東雍州。東魏孝靜帝復置。高齊因之,皆為重鎮。後周亦曰正平郡,武成二年,改州為絳州。隋開皇初,郡廢,仍曰絳州。大業三年,改為絳郡。唐武德元年,復曰絳州。天寶元年,改曰絳郡。乾元元年,復故。宋因之(亦曰絳郡。)金仍為絳州,又置絳陽軍節度。興定二年,升為晉安府。元復曰絳州。明初以州治正平縣省入(編戶五十二里),領縣三。今仍曰絳州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方位
在府南百五十里。東至澤州四百五十里,東南至河南河南府五百里,南至河南陝州二百五十里,西南至蒲州三百七十里,西至陝西同州四百十里,西北至吉州二百里
《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》
北周武成二年 (560) 改東雍州置,治所在龍頭城 (今山西聞喜縣東北二十八里),武帝移治柏壁城 (今新絳縣西南二十里柏壁村),建德六年(577) 又移治玉壁城 (今稷山縣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)。轄境相當今山西河津、稷山、新絳、曲沃、絳縣、翼城等縣地。隋大業三年 (607) 改為絳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置絳州總管府,三年 (620) 復置絳州,治所在正平縣 (今山西新絳縣)。金興定二年(1218) 升晉安府,元復改絳州,清雍正初升為直隸州。1912年改為新絳縣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下級地名
山西 > 平陽府 > 絳州 > 稷山縣
山西 > 平陽府 > 絳州 > 絳縣
山西 > 平陽府 > 絳州 > 垣曲縣
總數: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