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讀史方輿紀要》
山西 > 平陽府
現今地圖 | 明朝地圖 |
---|---|
|
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注釋 |
---|
《禹貢》冀州地,即堯舜之都,所謂平陽也(《世紀》云:其地在平水之陽而名。)春秋屬晉。戰國屬魏。秦為河東郡地。兩漢因之。三國魏始置平陽郡。晉因之。永嘉三年,劉淵(字元海)僣號,建都於此。其後石趙慕容燕及苻、姚之徒,相繼有其地。後魏亦為平陽郡,兼置東雍州。太和中罷。孝昌中,改置唐州。建義元年,又改晉州(魏收《志》:真君四年,置東雍州。太和十八年罷。孝昌中置唐州,建義初改晉州,後又置總管府於此。)東魏、北齊皆為重鎮。後周亦曰晉州。隋初改平陽郡為平河郡(以陽與楊同音也),三年廢郡,而州如故。煬帝改州為臨汾郡。義寧二年,復曰平陽郡。唐武德元年,復曰晉州。天寶初,亦曰平陽郡。乾元初復故。五代梁置定昌軍節度(開平三年,分護國節度置,兼領絳、沁二州,尋又改為建寧軍。)後唐同光元年,曰建雄軍。宋仍為晉州(亦曰平陽郡建雄軍節度。)政和六年,升為平陽府。金因之(河東南路置於此。)元曰平陽路。大德九年,改為晉寧路。明初復曰平陽府,領州六、縣二十八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方位 |
---|
東至潞安府三百九十里,東南至澤州四百十里,南至黃河二百六十五里,又渡河至河南之陝州一百二十里,西至黃河三百十里,又渡河西北至陝西延安府二百七十里,北至汾州府三百九十里,東北至沁州三百四十里。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九十里,至江南江寧府二千四百里,至京師一千八百里 |
《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》 |
---|
北宋政和六年(1116)升晉州置,治所在臨汾縣(今山西臨汾市)。轄境相當今山西臨汾、霍州二市及洪洞、襄汾、浮山、汾西、安澤、古縣等縣地。元初改平陽路,大德九年(1305)改晉甯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復改平陽府,轄境擴大到今山西石樓、靈石縣南,安澤、垣曲縣以西的山西西南部地區。清代轄境縮小。1912年廢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下級地名 |
---|
山西 > 平陽府 > 臨汾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襄陵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洪洞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浮山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趙城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太平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岳陽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曲沃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翼城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汾西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蒲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蒲縣 > 平陽衛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蒲州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蒲州 > 臨晉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蒲州 > 榮河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蒲州 > 猗氏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蒲州 > 萬泉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蒲州 > 河津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蒲州 > 河津縣 > 禹門渡巡司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蒲州 > 河津縣 > 蒲州守禦千戶所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解州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解州 > 安邑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解州 > 夏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解州 > 聞喜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解州 > 平陸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解州 > 芮城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絳州 |
山西 > 平陽府 > 絳州 > 稷山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絳州 > 絳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絳州 > 垣曲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霍州 |
山西 > 平陽府 > 霍州 > 靈石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吉州 |
山西 > 平陽府 > 吉州 > 鄉寧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隰州 |
山西 > 平陽府 > 大寧縣 |
山西 > 平陽府 > 永和縣 |
總數:3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