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金文部件分析
部件: 从 (主部件) 共 4 字 | 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 |
漢字 | 部件 | 金文 | 形義通解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从 | 甲骨文表示隨从、隨行(董作賓),表示來自,如「从西」、「从東」,即「自西」、「自東」。此外,「从雨」,或解釋為驟雨(郭沫若),或解釋為順雨,指風調雨順(于省吾)。 金文表示跟隨,宰椃角:「王各(格),宰椃从。」金文後加「辵」旁作「從」。又表示隨行之器,任氏从簋:「乍任氏从簋」。青銅器中的「从器」與「行器」的性質與作用相近。又用作人名。 《說文》:「从,相聽也。从二人。凡从之屬皆从从。」段玉裁注:「按从者今之從字,從行而从廢矣。」參見「從」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并 | 甲骨文用作地名、方國名。金文表示兼併、吞併,後增人旁累增「併」字,中山王鼎:「吳人并(併)雩(越),雩(越)人修教備恁(任),五年覆吳。」商鞅量:「廿六年,皇帝盡并(併)兼天下。」 「并」小篆作「幷」。《說文》:「幷,相從也。从从幵聲。一曰从持二爲并。」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從 | 在今天「从」一般被視為「從」的簡寫,但其實「从」古已有之,「从」加注「辵」部(彳+止)而成「從」。參見「从」。 甲骨文用義不詳,金文表示隨行,𨾊弔簋:「𨾊弔從王員征楚荊」;又表聽從,中山王鼎:「隹俌(傅)母氏(是)從」;又通作「縱」,表示放縱,洹子孟姜壺:「用從(縱)爾大樂」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縱 | 金文作「緃」,可能是「縱」的異體,因為金文上「从」下「止」是「從」的省體,全字從「糸」,「從」省聲。金文用義不詳,亡縱熊節:「亡緃(縱)一乘」。 而「緃」從「糸」,「從」聲,本義是有花紋的布料,可作為裝飾衣服的花邊。《說文》:「緃,䋐屬。从糸从從省聲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