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卣 (主部件) 共 2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2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𠧴
𠧴」象一個盛酒器。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是意符,「」是聲符,一說「」象盛酒器,「𠧴」的本義是盛酒的器皿。下部所從的「」後來為了書寫方便,簡省為向上彎曲的弧筆。
𠧴」所從的「」字的異體有從「」之形。甲金文用作本義,表示盛酒器,《合集》25979:「鬯五𠧴(卣)」,「」是香酒。「鬯五卣」猶如今言「五瓶酒」。毛公鼎:「易(賜)女(汝)𩰤鬯一卣」。《詩.大雅.江漢》:「釐爾圭瓚,秬鬯一卣。」《尚書.洛誥》:「秬鬯二卣」。
𠧴」又通假作「」,是語助詞,班簋:「亡(無)卣(攸)違」。《石鼓文.田車》:「君子卣(攸)樂」。古人一般把「」解釋為「」,《易.坤》:「君子有攸往」,孔穎達疏:「君子有攸往者,以其柔順利貞,故君子利有所往。」王引之認為「」不應解釋為「」,而是語助詞,無義。「無攸違」即「無違」,表示沒有違抗。「君子攸樂」即「君子樂」。
《說文》:「𠧴,气行皃。从乃𠧪聲,讀若攸。」
」象樹上長出來的果實之形。本義是果實。一說「」象盛酒器。
」象樹上長出來的果實之形。本義是果實。「」小篆作「𠧪」,《說文》:「𠧪,艸木實垂𠧪𠧪然。象形。凡𠧪之屬皆从𠧪。讀若調。𠨋,籒文三𠧪爲𠧪。」段玉裁注:「𠧪之隸變為卣。」
甲骨文「」字從三「」,象樹上長着栗子之形,可證「」的字形本義是樹上的果實、栗實。三卣之形是《說文》「𠧪」字籀文「𠨋」的來源。
一說「」象盛酒器之形(王國維、徐中舒、李孝定、戴家祥等)。按古文字往往一形多用,不排除「」字既象果實,又象盛酒器。
甲金文假借為「𠧴」,表示盛酒的器皿,《合集》30815:「鬯五卣」,「」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的香酒,以郁金香合黑黍釀成。全句表示五瓶用卣盛載的香酒。大盂鼎:「易(賜)女(汝)鬯一卣」。戰國竹簡通假為「」,助詞,相當於「」,《上博楚竹書一.緇衣》簡23:「《詩》員(云):朋友卣攝,攝以威義(儀)。」《詩.大雅.既醉》:「朋友攸攝,攝以威儀」,意謂朋友之間所憑藉以互相扶持的,就是言行威儀。參見「𠧴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