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豸 (包括子部件) 共 3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3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與小篆形近,象張口之猛獸,側視作二足長尾之形(徐中舒)。本義是野獸。
徐中舒認為有足之猛獸如豹、貔、豺等字皆從「」,是知《爾雅.釋蟲》及段注所說皆非其本義。
唐蘭首先釋讀此字為「」。一說象貓科動物,長脊獸,如貓、虎之類(馬敍倫、馬如森)。豸本應讀作「」音,如「」從「」標聲。姑備一說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。秦簡表示無腳的蟲,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甲種》:「鳥獸虫豸甚眾」、「殺虫豸,斷而能屬者,濆以灰,則不屬矣」。《爾雅.釋蟲》:「有足謂之蟲,無足謂之豸。」
《說文》:「豸,獸長脊,行豸豸然,欲有所司殺形。凡豸之屬皆从豸。」段玉裁注:「許言獸者,謂凡殺物之獸也。《釋蟲》曰:『有足謂之蟲,無足謂之豸。』按凡無足之蟲體多長,如蛇蚓之類。正長脊義之引伸也。」
甲骨文象側視豹形,中間的圓點象豹子身上的斑紋。本義表豹子,後引申為豹類動物的通稱。
《說文》:「豹,似虎,圜文,從豸,勺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佀虎,圜文。豹文圜。《易》曰:『君子豹變,其文蔚也。』豹一名程。从虎,勺聲。」「豹變」即讓自己的德行如豹紋般有顯著的改變。此外,因為豹子晝伏夜行,故以「豹隱」表示君子隱居不仕。又「全豹」指事物的整體,或指事情的全部,與「可見一斑」的「一斑」之解事情之「部分」相對。
甲骨文的「」字字形像老虎,而身上有圓斑,屬象形字。金文「」字則演變為從「」,「」聲的形聲字。「」、「」皆獸中兇猛者,故文獻多以「」、「」並舉,如《禮記.郊特牲》「虎豹之皮,示服猛也。」
」字甲骨文常用作人名。如《合集》3303:「豹歸」。金文則用作本義,表示豹子,殿敖簋蓋:「豹皮」。
」字《說文》注「北教切」,中古屬「」母,今多讀不送氣唇音聲母p,粵語讀送氣聲母ph,不同於多數漢語方言的讀法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貓科動物,是「」的象形初文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貓科動物,是「」的象形初文。「」在「」字中作為聲符,「」的本義是空氣中懸浮着大量煙、塵等微粒的混濁現象,使天色陰晦。《說文》:「霾,風雨土也。从雨,貍聲。《詩》曰:『終風且霾。』」
甲骨文用作本義,表示空氣中佈滿塵土的陰晦天氣,《合集》13467:「茲雨不隹(唯)霾。」
《爾雅.釋天》:「風而雨土為霾。」邢昺《疏》引孫炎曰:「大風揚塵土從上下也。」《釋名.釋天》:「風而雨土曰霾。霾,晦也,言如物塵晦之色也。」《詩.邶風.終風》:「終風且霾,惠然肯來。」毛亨《傳》:「霾,雨土也。」聞一多《風詩類鈔》:「大風揚塵,從上而下曰霾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