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𠃊 (主部件) 共 2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2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𠃊」(或「」),會禾彎曲之意,是委曲、委積的「」的本字。(施謝捷)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𠃊」(或「」),會禾彎曲之意,是委曲、委積的「」的本字。(施謝捷)戰國後期始見從「」從「」的字形,《說文》小篆同。
甲骨文用作人名,如《合集》40834:「委隻(獲)鹿。隻(獲)麇一,雉五十。」金文表示委派、委任,如中山王鼎:「氏(是)㠯(以)寡人委賃(任)之邦,而去之遊。」
《說文》:「委,委隨也。」徐鉉曰:「委,曲也。取其禾穀垂穗委曲之貌,故從禾。」「」表示彎曲、曲折的例子如《說苑.正諫》:「螳蜋委身曲附欲取蟬,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。」《漢書.成帝紀》:「九月戊子,流星光燭地,長四五丈,委曲蛇形,貫紫宮。」引申表示隨順。如《漢書.儒林傳》:「凡通經術,固當修行先王之道,何可委曲從俗,苟求富貴乎!」
」也表示下垂。如《大戴禮記.夏小正》:「委楊。」孔廣森補注:「委,垂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察賢》:「堯之容若委衣裘,以言少事也。」
」表示累積、聚集。如《楚辭.九章.懷沙》:「材朴委積兮,莫知余之所有。」《淮南子.齊俗》:「無天下之委財,而欲徧贍萬民,利不能足也。」
」可表示水流聚集之處。《禮記.學記》:「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後海;或源也,或委也。」鄭玄注:「源,泉所出也;委,流所聚也。」後引申表示末尾、結果的意思。「源委」(或作「原委」)即事物的本末底細。如《宋史.宗室世系表》:「今因載籍之舊,考其源委,作宗室世系表。」《紅樓夢》第22回:「襲人深知原委,不敢就說,只得以他事來解釋。」
」表示放置、擺放。如《戰國策.燕策三》:「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,禍必不振矣!」《世說新語.雅量》:「羊了不眄,唯腳委几上,詠矚自若。」
」表示托付、交付。如《戰國策.秦策三》:「應侯拜蒙傲曰:『願委之卿。』」《史記.秦始皇本紀》:「王年少,初即位,委國事大臣。」把任務、職責托付他人,亦即任命的委婉說法。
」表示捨棄、放棄。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委,棄也。」如《孟子.公孫丑下》:「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,兵革非不堅利也,米粟非不多也,委而去之,是地利不如人和也。」朱熹注:「委,棄也。」《世說新語.德行》: 「友人有疾,不忍委之,寧以我身代友人命。」
」表示推卸、推脫。如《漢書.淮南衡山濟北傳》:「相欲委下吏,無與其禍,不可得也。」《晉書.宗室列傳》:「帝委罪於楙,楙奔竄獲免。」
」可作副詞,表示確實、確切。如《論衡.宣漢》:「委不能知有聖與無,又不能別鳳皇是鳳與非,則必不能定今太平與未平也。」北宋司馬光〈辭免裁減國用札子〉:「況臣所修《資治通鑑》,委實文字浩大,朝夕少暇。」
古書中還有連綿詞「委蛇」,又寫作「委虵」、「逶迤」、「委它」、「委佗」、「威夷」等,可表示從容自若貌,如《詩.召南.羔羊》:「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」鄭玄箋:「委蛇,委曲自得之貌。」又表示彎曲貌,如《楚辭.九歌.東君》:「駕龍輈兮乘雷,載雲旗兮委蛇。」又指曲折前行,如《史記.蘇秦列傳》:「嫂委虵蒲服,以面掩地而謝。」一說是傳說中的怪物,《莊子.達生》:「委蛇,其大如轂,其長如轅,紫衣而朱冠。其為物也,惡聞雷車之聲,則捧其首而立。見之者殆乎霸。」
甲金文從「𠃊」,「」聲,「𠃊」象躲藏之處,本義是躲藏。
甲金文從「𠃊」,「」聲。金文或不從「𠃊」而從「」,「𠃊」、「」皆象藏身的處所,本義是躲藏。許慎認為「」的本義是逃亡,逃亡在外和藏匿起來都是使人不知所在,發現不了(王鳳陽)。《說文》:「匿,亡也。从匸,若聲。讀如羊騶箠。」
甲骨文辭殘,意義不詳,參《屯南》3566。
金文通假為「」,表示邪惡,大盂鼎:「在武王嗣文王乍(作)邦,闢厥匿(慝),匍有亖(四方)。」意謂周武王繼承文王,建立國家,闢除邪惡之臣(參白川靜、唐復年)。
戰國竹簡用作本義,表示隱藏,《上博竹書一.緇衣》簡17:「子曰:『言從行之,則行不可匿。」意謂孔子說:「說的話都會照著去做,行為就不可掩藏。」(參季旭昇)。《上博竹書六.天子建州甲本》簡10:「才(在)道不語匿」,意謂在路上不說躲藏。又通假為「」,《上博竹書六.競公瘧》簡6:「今君之貪惛(昏)苛匿(慝)」,意謂而今君主貪腐、昏庸、苛刻、邪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