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乂 |
|
UTF-8 | E4 B9 82 |
---|---|
大五碼 | C940 |
倉頡碼 | 大 |
Matthews | 2934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0031;(二版)36 |
康熙字典 | 9 |
Unicode | U+4E42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||
四角號碼 | 4000.0 | |
頻序 A/B | 5119 | 5422 |
頻次 A/B | 10 | -- |
普通話 | y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金文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甲骨 | ||
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其他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乂 | 芟艸也。从丿从乀相交。〔魚廢切〕刈,乂或从刀。 (265 / 266) | 丿 | 刈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甲金文象古老時代用來剪除雜草的剪刀之形,本義是割草。 26 字 詳解: 甲金文象古老時代用來剪除雜草的剪刀之形,其功用相當於今天的鐮刀,本義是鐮刀,用作動詞,表示割草。後來加「刀」旁,造「刈」字專門表示收割。《說文》:「乂,芟艸也。从丿、从乀相交。刈,乂或从刀。」《國語.齊語》:「時雨既至,挾其槍、刈、耨、鎛,以旦暮從事於田野。」韋昭注:「刈,鎌(鐮)也。」《方言》:「刈鉤,江淮陳楚之間謂之鉊,或謂之鐹。自關而西或謂之鉤,或謂之鎌,或謂之鍥。」「刈」可表示收割香草,如《楚辭.離騷》:「余既滋蘭之九畹兮,又樹蕙之百畝。畦留夷與揭車兮,雜杜衡與芳芷。冀枝葉之峻茂兮,願竢時乎吾將刈。」指收割蘭、蕙等香草(參王鳳陽)。 從割草除草引申,「乂」可泛指治理,又引申指安定,如「乂安」、「乂寧」指太平、安寧,治國安民是有才能的表現,由此引申可指才德過人的人,如「俊乂」(又作「俊艾」)。 甲骨文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10969:「王狩于乂」,意謂商王在乂地狩獵。又用作用牲法,是一種宰殺祭牲的方法,《合集》32103:「其乂大乙」,「大乙」即「太乙」,指殷先王成湯,意謂用宰割的方法處理祭牲來祭祀太乙。金文用作族氏名,子乂觚:「子乂」。 479 字 相關漢字: 刀,刈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乂」字下錄有1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a morally and intellectually outstanding personality |
v. | mow; govern; control; punish |
瀏覽次數: 1492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