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| 稍 | 
 
 | ||
| UTF-8 | E7 A8 8D | 
|---|---|
| 大五碼 | B579 | 
| 倉頡碼 | 竹木火月 | 
| Matthews | 5680 | 
| 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2606;(二版)2790 | 
| 康熙字典 | 782 | 
| Unicode | U+7A0D | |
|---|---|---|
| GB2312 | 4152 | |
| 四角號碼 | 2992.7 | |
| 頻序 A/B | 1344 | 1159 | 
| 頻次 A/B | 1087 | 578 | 
| 普通話 | sh  o  sh  o | |
| 小篆 | ||
|---|---|---|
| 
 | 
| 簡帛文字 | ||||||||||||||||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
 
 | 
| 其他 | ||
|---|---|---|
| 
 
 | 
| 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 
|---|---|---|---|
| 稍 | 出物有漸也。从禾,肖聲。〔所敎切〕 (146 / 142) | 禾 | 
| 形義通解 | 
|---|
|  略說: 從「禾」,「肖」聲。本義是禾末,後多用作副詞表示逐漸或程度輕微。 32 字 詳解: 從「禾」,「肖」聲。本義是禾末。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按此字當訓禾末,與秋為穀芒者別。」如《周禮.天官.大府》:「四郊之賦,以待稍秣。」俞樾平議:「稍秣連文,義蓋相近,稍亦禾末也。稍之為禾末,猶杪之為木末,從肖與從小同。」「稍秣」在此指給牛馬吃的禾穀。 「稍」引申指樹枝的末端、枝葉,同「梢」。《小學蒐佚.字書上》:「稍,枝末也。」如北宋歐陽修〈生查子〉:「月上柳稍頭,人約黃昏後。」《牡丹亭.驚夢》:「和你把領扣鬆,衣帶寬,袖稍兒搵著牙兒苫也。」 「稍」又引申表示小。《廣韻.效韻》:「稍,小也。」如《周禮.天官.膳夫》:「凡王之稍事,設薦脯醢。」鄭玄注:「稍事,有小事而飲酒。」「脯醢」是佐酒的菜餚。 「稍」作副詞表示逐漸、漸漸。《說文》:「稍,出物有漸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凡古言稍稍者,皆漸進之謂。」如《史記.秦本紀》:「自繆公以來,稍蠶食諸侯,竟成始皇。」《漢書.食貨志》:「至昭帝時,流民稍還,田野益闢,頗有畜積。」 「稍」作副詞亦表示程度輕微、略微。如《史記.梁孝王世家》:「上怒稍解,因上書請朝。」明代歸有光〈項脊軒志〉:「余稍為修葺,使不上漏。」 「稍」表示稟食,即官府派發的糧食。如《儀禮.聘禮》:「赴者至,則衰而出,唯稍受之。」鄭玄注:「稍,稟食也。」《居延漢簡》簡號269.10「謹移稍入」,「稍入」即官吏祿稟之所入。(參宇豪亮) 577 字 相關漢字: 禾,肖,梢 | 
| 其他方言讀音 | |
|---|---|
| 本字庫於「稍」字下錄有18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 
| 成語彙輯 | ||
|---|---|---|
| 稍縱即逝, 稍遜一籌, 稍勝一籌, 稍安毋躁, 稍縱則逝… | (5/21) | 詳細資料 | 
| 詞類 | 英文意義 | 
|---|---|
| adv. | slightly; a little, a bit; rather | 
| 瀏覽次數: 6651 | 






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