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7
4
(12)
單讀音字
繁簡對應
   
UTF-8 E9 87 BF
大五碼 DC6C 
倉頡碼 金竹一中 
Matthews
漢語大字典 (一版)4177;(二版)4496  
康熙字典 1225 
Unicode U+91FF
GB2312  
四角號碼 8212.1 
頻序 A/B 5422 
頻次 A/B -- 
普通話 jn  yn    
小篆
字例: 1/1
金文
字例: 5/10
(部件樹)
甲骨
(部件樹)
簡帛文字
其他
字例: 10/10
《說文》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
劑斷也。从斤、金。〔宜引切〕 (300 / 301)
《廣韻》 頁碼 反切 註解
112 舉欣
276 宜引


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
全清 /
次濁 /
形義通解
 略說: 金文、小篆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亦是聲符。本義不明。一說是截斷之意。一說「」即「」,即是斧頭。戰國時用作貨幣名和重量單位。
64 字

 詳解: 金文、小篆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亦為聲符。本義不明。一說是截斷之意。「」即「」之本字,故「」會以斧斷金鐵之物之意。《說文》:「釿,劑斷也。从斤、金。」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从斤、金會意,斤亦聲。謂以斤斷金也。」文獻中未見此義用例。

  一說「」即「」,即是斧頭,「」為意符,表示「」以金屬製造。《莊子.在宥》:「於是乎釿鋸制焉。」陸德明《經典釋文》:「釿,本亦作斤。」這句指於是用斧鋸之類的刑具來制裁他們。北齊劉晝《新論.適才》:「良匠善能運釿,故無棄材。」意謂一個技術精良的工匠善於運用斧頭,所以不會浪費木材;這句比喻賢君任用賢能。

  「」亦為先秦貨幣名和金屬重量單位,戰國時東方各國多以「」為單位,尤以三晉最流行,至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被廢除。清吳大澂〈釿字說〉:「安邑一釿,今稱約重三錢。」據《中國歷代貨幣大系》,「釿布」是魏國鑄造的貨幣,亦為魏國通行的主要貨幣,分為「半釿」、「一釿」和「二釿」三等制。「半釿布」約為7至8克,「一釿布」重量參差,以15克為最常見,「二釿布」大致在22至30克之間。現存戰國貨幣中有「陰晉半釿」,「陰晉」是地名,地望在今陝西華陰,據《史記.秦本紀》記載,「陰晉」在戰國早期屬魏,公元前332年歸秦,並改名「寧進」,故「陰晉半釿」的鑄造年代在公元前332年之前。

  金文用作重量單位。卅二年平安君鼎:「五益(鎰)六釿㪵(半)釿四分釿之冢(重)。」
602 字


相關漢字: ,,
粵語音節 & 根據 同音字 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p182
釿鍔
p32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
瀏覽次數: 33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