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𡿧 (主部件) 共 2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2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𡿧
甲骨文象洪水橫流成災之形,表示水災。
甲骨文象洪水橫流成災之形,表示水災。橫寫和竪寫無別。或增「」作聲符。小篆的字形中間變為一橫筆,故《說文》誤以為字形「从一雝川」。《說文》:「𡿧,害也。」王筠《說文句讀》:「〈火部〉『烖』下云『天火曰烖』,則此『𡿧』謂水害也。」
甲骨文中有三種字形代表不同的災害,分別是「𡿧」(水災)、「」(火災)和「𢦔」(兵災)。(商承祚)卜辭中常常貞問有沒有災害。如《合集》17196:「壬子卜,鼎(貞):王亡𡿧(災)。」又如《合集》23787:「丁亥卜,鼎(貞):王其往,亡𡿧(災)。」
傳世文獻以「」表示各種災害,參見「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𡿧」,「𡿧」或為聲符(季旭昇)。「𡿧」為「」的初文,字象洪水將日淹沒之形,本義是水災。後因古人不忘以往洪水為患,字由水災引申指往昔、昔日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𡿧」,「𡿧」或為聲符(季旭昇)。「𡿧」為「」的初文,字象洪水將日淹沒之形,本義是水災。後因古人不忘以往洪水為患,字由水災引申指往昔、昔日。
《說文》:「昔,乾肉也。从殘肉,日以晞之。與俎同意。𦝙,籒文从肉。」按許慎所釋為「」之本義,與「」字不同。參見「」。葉玉森以為「」因「古人殆不忘洪水之災,故制昔字取誼於洪水之日」,後引申為往昔之意,學者多從此說。
甲骨文「」指往昔,《合集》137反:「昔甲辰」,指過去的甲辰日。另《合集》301亦有「昔乙酉」一語。
金文「」亦指往日、當初,曶鼎:「昔饉歲,匡眾氒(厥)臣廿(二十)夫,寇曶禾十稊」,指以往饑荒的一年,匡氏的奴隸和家臣二十人,強搶了曶的十稊禾。又用作人名,史昔鼎:「史昔其乍(作)旅鼎。」
戰國竹簡「」指往昔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1:「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。」秦簡中「」又可讀為「」,指憑藉,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甲種.詰咎》簡29背-1:「人毋(無)故而鬼昔(藉)其宮,是謂丘鬼。」
漢帛書「」讀作「」,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》第219行:「萬物昔(作)而弗始」,通行本作「萬物作焉而不辭」,范應元本則作「萬物作焉而不為始。」「」又可通為「」,指舉措,《馬王堆.老子甲本》第26行:「矢(兕)无所椯(揣)其角,虎无所昔(措)其蚤(爪)。」另字又可讀為「」,《馬王堆帛書.六十四卦.羅(離)》初九:「禮(履)昔(錯)然,敬之,無咎」,王弼注:「錯然,敬慎之貌也。」全句指行走時謹慎小心,恭敬處事,必無咎害。或讀為「」,《馬王堆帛書.六十四卦.辰(震)》上六:「辰(震)昔(索)昔(索),視懼(矍)懼(矍),正(征)凶。」「」通行本作「」,孔穎達疏:「索索,心不安之貌。」全句指震雷使人心不安,兩眼惶恐不定,向前進取必有凶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