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才 |
|
UTF-8 | E6 89 8D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47E |
倉頡碼 | 木竹 |
Matthews | 666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1824;(二版)7 |
康熙字典 | 344 |
Unicode | U+624D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1837 | |
四角號碼 | 4020.0 | |
頻序 A/B | 346 | 197 |
頻次 A/B | 8047 | 6012 |
普通話 | ci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金文 | 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甲骨 | |||
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簡帛文字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
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才 | 艸木之初也。从丨上貫一,將生枝葉。一,地也。凡才之屬皆从才。【徐鍇曰:上一,初生歧枝也;下一,地也。】〔昨哉切〕 (126 / 122) | 才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「才」字《說文》指種子破土而出。陳劍認為「才」、「弋」本一字,象木橛,在古文字中借來表示「在」,指所在、存在,引申為剛才。 61 字 詳解: 「才」字《說文解字》作「草木之初」,指種子破土而出。《說文》:「才,艸木之初也。从丨上貫一,將生枝葉。一,地也。凡才之屬皆从才。」 現代學者多認為甲金文「才」象木樁、橛杙之形。當代方家多認為甲金文「才」與「弋」(「杙」的初文)是一字之分化,「弋」字省去右上的一小筆便是「才」字。象木樁、橛杙之形(陳劍)。 「才」字後來的發展,是被借來表示存在動詞和介詞,並疊加「士」為聲符而造「在」字。從認知上看,一種子的生長或一本樁的豎立必有一固定的地點,故「才」字乃得以引申為「表示行為所涉及的處所、時間、範圍,以及對象等」意義(參徐中舒《甲骨文字典》, p.673) 甲骨文讀作「在」,《合集》38223:「才三月」,即在三月。又通假為「災」、「𢦔」,表示災害,《屯南》1128:「王其狩,亡(無)才(災)」。 金文表示存在,康鼎:「王才(在)康宮」。又通假為「載」,表示往昔,何尊:「昔才(在)爾考克逑(仇)玟(文)王」。「昔在」、「在昔」即以往、過去。又通作語氣詞「哉」,師訇簋:「哀才(哉),今日〈旻〉天疾畏(威)降喪」。又用作介詞,表示在於,中山王方壺:「敄(務)才(在)得孯(賢),其即(次)得民」。 500 字 相關漢字: 弋,在,杙,士,災,𢦔,載,哉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才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高才阪巡司 | (1/1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七步之才, 人才濟濟, 人才輩出, 人盡其才, 博學多才… | (5/629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辯, 七, 尺, 蠢, 恃, 卓, 輇, 斗, 方, 狗, 幹, 剛, 渴, 褐, 雄, 人, 溢, 異, 賢, 育, 曠, 掄, 憐, 量, 郎, 埋, 貌, 文, 能, 藝, 礙, 奴, 駑, 匏, 槃, 三, 秀, 諝, 謏, 掃, 檀, 天, 通, 驊, 懷, 橫, 棫, 詠, 韞, 惷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v. | just, only |
n. | talent, ability, gift; parts; power, force |
瀏覽次數: 2138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