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妹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妹 | 女弟也。从女,未聲。〔莫佩切〕 (259 / 260) | 女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妹 | 387 | 莫佩 |
![]() |
明 | 次濁 | 唇 | 去 | 蟹 | 灰/隊 | 合 | 一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甲金文從「女」,「未」聲,甲骨文多讀作「昧」,表示天明之前;金文表示妹妹、女弟,又假作「昧」。 47 字 詳解: 甲金文從「女」,「未」聲,甲骨文多讀作「昧」,表示昧爽,即天將明之前的時間。金文表示妹妹、女弟,宋公䜌簠:「有殷天乙唐孫宋公䜌乍(作)其妹句敔夫人季子媵𠤳(簠)。」又假作「昧」,大盂鼎:「女(汝)妹辰又(有)大服」,「妹辰」相當於「昧爽」(參強運開),指黎明時分。《說文》:「[昧]爽,旦明也。」 「妹」後常表示女弟。《說文》:「女弟也。从女,未聲。」《詩‧衛風‧碩人》:「東宮之妹,刑侯之姨。」毛傳:「女子後生曰妹。」 「妹」也表示少女。《易‧歸妹》:「歸妹。征凶,無攸利。」王弼注:「妹者,少女之稱也。」 254 字 相關漢字: 女,未,昧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p46 | 周p36 | ||||
李p95 | 何p334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妹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香火姊妹, 手帕姊妹 | (2/2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兄, 么, 姐, 姊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young sister |
瀏覽次數: 213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