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2
0
(8)
單讀音字
繁簡對應
   
UTF-8 E9 9A B9
大五碼 AB41 
倉頡碼 人土 
Matthews 1466 
漢語大字典 (一版)4090;(二版)4400  
康熙字典 1292 
Unicode U+96B9
GB2312 8631 
四角號碼 2021.4 
頻序 A/B 5422 
頻次 A/B -- 
普通話 cu  wi  zhu    
小篆
字例: 2/2
金文
字例: 10/893
(部件樹)
甲骨
字例: 1/1
(部件樹)
簡帛文字
字例: 13/13
其他
字例: 3/3
《說文》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
鳥之短尾總名也。象形。凡隹之屬皆从隹。〔職追切〕 (76 / 70)
《廣韻》 頁碼 反切 註解
57 職追


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
全清 /
形義通解
 略說: 甲金文象鳥形,本義是鳥兒。
13 字

 詳解: 甲金文象鳥形,本義是鳥兒。《說文》:「隹,鳥之短尾總名也。象形。凡隹之屬皆從隹。」

  「」、「」甲金文皆象鳥形,有學者認為「」、「」本同字(羅振玉、李孝定)。《說文》認為「」是短尾鳥的總名,「」是長尾鳥的總名。按甲骨文及早期金文「」字突出鳥喙,而「」字突出翅膀的羽毛。兩字在甲骨、金文的字形、用法都有明顯區別,應該是兩個不同的字。不過金文中用作某些字的部件時則有通用的情況,而《說文》從「」的字籀文亦多從「」,可見「」、「」作為部件是可通用的,參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

  「」甲骨文多借用作發語詞,亦有用為本義,泛指鳥類,還有用為人名、地名等。商代晚期出現從口之「」,作為語氣詞的專用字。

  金文「」本義已失,只用作語氣助詞、介詞等,通用作古書之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如麥方鼎:「隹十又一月」,表示在十一月。又通讀作「」、「」等,如中山王鼎:「隹(雖)有死罪,及三世,無不赦。」鼎銘又云:「非信與忠,其隹(誰)能之,其隹(誰)能之。」參「」。
438 字


相關漢字: ,,,,,,,,
粵語音節 & 根據 同音字 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p40 p191
斑隹(斑鳩),畏隹(高峻貌)
p174 p292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短尾之鳥
其他方言讀音
本字庫於「」字下錄有3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
詞類 英文意義
n. short tailed bird
rad. KangXi radical 172
瀏覽次數: 260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