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㐭 (包括子部件) 共 4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4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」是「」的初文,甲金文會城邑之外有倉廩之意(郭沫若),本義是邊郊。
」是「」字的初文,甲金文從「」(城圍之形)從「」,「」象倉稟、米倉,古時穀穫於田而藏於廩,倉廩當離邊鄙田野不遠,故以城邑外之倉廩表示邊鄙之意。凡國都必侈,鄉邑必陋,故都引申有大、盛、美之義,鄙引申有小、狹、陋、俚之義(參楊樹達)。
甲骨文讀如「」,表示邊郊地區。又用作方國名。金文也讀作「」,表示都邑外之周邊地區,殷簋:「東啚(鄙)五邑」,又用作人名。《左傳.莊公二十六年》:「群公子皆鄙」杜預注:「鄙,邊邑也。」
《說文》:「啚,嗇也。从口㐭。㐭,受也。𠴿,古文啚如此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麥子,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象收藏穀物的倉庫,全字象收藏麥子於倉廩之形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麥子,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象收藏穀物的倉庫,全字象收藏麥子於倉廩之形。後來「」借表吝嗇(愛惜之意),另加「」旁造「」字以表示收穀之本義。《說文》:「穡,穀可收曰穡。」
晚期金文「」旁訛變為目形。戰國竹簡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與《說文》古文同。
甲骨文用作人名。西周金文、戰國竹簡用作本義,表示收獲穀物。史牆盤:「農嗇」,《左傳.襄公九年》:「其庶人力於農穡」,杜預注:「種曰農,收曰穡。」《上博楚竹書二.子羔》簡2:「舜嗇(穡)於童土之田」。金文又用作職官名,「嗇夫」是自縣邑及其下諸官署之主管官吏。《尚書.胤征》:「瞽奏鼓,嗇夫馳」,孔安國《傳》:「嗇夫,主幣之官。」
《說文》:「嗇,愛瀒也。从來从㐭。來者,㐭而藏之。故田夫謂之嗇夫。凡嗇之屬皆从嗇。𤲷,古文嗇从田。」
甲金文「」象倉廩之形,是堆積穀米的倉庫。金文後加「广」表示房屋,「」表示禾稻穀米。本義是倉庫。
甲金文「」象倉廩之形,是堆積穀米的倉庫。金文後加「广」表示房屋,「」表示禾稻穀米。「」、「」是「」的後起字。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,金文表示容納,典籍作「」,襄陰鼎:「㐭(稟)二斗」,又用作地名,廩丘戈:「廩丘」,春秋時齊邑有廩丘,故城在今河南氾縣境內,一說在今山東范縣東南。
《說文》:「㐭,穀所振入。宗廟粢盛,倉黃㐭而取之,故謂之㐭。从入,回象屋形,中有戶牖。凡㐭之屬皆从㐭。廩,㐭或从广从禾。」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象收藏麥子於倉廩之形,「」字取義於穀倉之牆,本義是圍牆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象收藏麥子於倉廩之形,「」字取義於穀倉之牆,本義是圍牆。戰國竹簡從「𩫖」,「」聲,「𩫖」是「」、「」的初文,象城牆之形。《說文》:「牆,垣蔽也。从嗇,爿聲。𤖣,籒文从二禾。𤖧,籒文亦从二來。」段玉裁注:「《土部》曰:『垣,牆也。』《左傳》曰:『人之有牆,以蔽惡也。』故曰垣蔽。《釋宫》曰:『牆謂之墉』。《釋名》曰:『牆,障也。』」
甲骨文用作人名。金文通假作「」,師㝨簋:「夙夜卹厥牆(將)事」,表示日夜敬謹於所奉行之事(林潔明),相當於追簋:「夙夕卹厥死(尸)事」,「」通「」,「」,主也,謂慎所主持之事(郭沫若)。又用作人名,如史牆盤。
《郭店楚簡.語叢四》簡1-2:「言而苟,牆有耳。」《詩.小弁》:「君子無易由言,耳屬于垣。」《管子.君臣》:「古者有二言:『牆有耳,伏寇在側。』牆有耳者,微謀外泄之謂也。」《上博楚竹書.孔子詩論》簡28:「牆又(有)薺」,即〈牆有茨〉,是《詩經.鄘風》篇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