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雈 (包括子部件) 共 3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3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象貓頭鷹,突出眼睛之上左右兩蔟拱形的毛。
甲骨文象貓頭鷹,突出眼睛之上左右兩蔟拱形的毛。「」、「」本是一字,「」後增聲符「」成「」字,參見「」。《說文》:「雈,鴟屬。从隹从𠁥,有毛角,所鳴其民有旤。凡雈之屬皆从雈。讀若和。」段玉裁注:「毛角者,首有蔟毛如角也。」
貓頭鷹又稱「鴟鵂」、「鴟鴞」、「鴟梟」,古人認為是一種怪鳥,聽到它的叫聲,人們就會有禍。《爾雅》:「怪鴟」,郭璞注:「今江東通呼此屬為怪鳥。」《廣雅》:「鴟鵂,怪鴟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怪鴟頭似貓而夜飛,今揚州人謂之夜貓」。
甲骨文讀作「」,《合集》9500:「王其觀耤」,即商王視察耕作。又用作祭名,疑即灌祭,《合集》34529:「雈歲」,「」和「」都是祭名。《論語.八佾》:「子曰:『禘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觀之矣。』」又讀作新舊的「」,《合集》30681:「叀雈[示冊]用」,表示使用舊的簡冊。又用作地名和人名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或「」,「」是古「」字,作為「」的聲符。「」象貓頭鷹,故「」的本義是貓頭鷹。借來表示新舊的「」,故加「」聲或「」以作區別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或「」,「」是古「」字,作為「」的聲符。「」象貓頭鷹,故「」的本義是貓頭鷹。借來表示新舊的「」,故加「」聲或「」以作區別。古文字加「」與否本來是一字,後來才用加「」的字專門表示其中一種意義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,又用作新舊的「」,《合集》32536:「叀舊豊用。」「舊豊」即「舊醴」,表示陳酒。《合集》30677:「叀舊冊用。」「舊冊」指舊的簡冊。
金文也表示新舊的「」,兮甲盤:「淮尸(夷)舊我帛畮人」,指淮夷過去是向我進貢布帛的人。《詩.大雅.文王》:「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。」又表示長久、久遠,邾公華鐘:「元器其舊,哉(載)公釁(沬)壽」,此句是祈求長久的吉語,表示器皿可以長久,邾公終壽。《小爾雅.廣詁》:「舊,久也。」又表示故交、舊人、先人,叔尸鐘:「尸典其先舊,及其高祖。」「」表示數典(馬承源),是說叔尸追念他的先祖。
戰國竹簡表示長久,《郭店楚簡.老子甲》簡36-37:「可以長舊」,傳世本《老子》四十四章和《馬王堆漢帛書.老子甲本》作「可以長久」。《郭店楚簡.老子乙》簡3:「長生舊(久)視之道也。」《郭店楚簡.語叢四》簡1:「言以司(詞),寈(情)以舊(久)」。
《說文》:「舊,𨾦舊,舊畱也。从雈,臼聲。鵂,舊或从鳥,休聲。」「𨾦舊」又作「鴟鴞」、「鴟梟」、「鴟鵂」,指貓頭鷹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也是聲符,甲骨文或從三口,會貓頭鷹在鳴叫。「」、「」本為一字,指貓頭鷹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也是聲符,甲骨文或從三口,會貓頭鷹在鳴叫。「」、「」本為一字,指貓頭鷹。學者或認為「」象貓頭鷹的雙眼(董作賓、趙誠),然而甲骨文有從三口之形,古文字中亦未見用「」形來表示眼睛,故此說可疑。戰國竹簡「」字上部的「」訛變為「」。
甲骨文讀作「」,表示觀看,《屯南》2232:「王其雚日出」。又用作祭名,《合集》32138:「雚歲。」
金文也用作祭名,相當於典籍的「」、「」,御尊:「王才(在)圃,雚京。」(《集成》9890),表示王對周的京城舉行灌祭。《說文》:「祼,灌祭也。」《詩.大雅.文王》:「祼將于京」。又讀作「」,效卣:「王雚(觀)于嘗。」表示王遊觀、巡視嘗地(方濬益、楊樹達)。
戰國竹簡「」讀作「」,表示看,《郭店楚簡.六德》簡24-25:「雚(觀)者(諸)《𠱾(詩)》,《箸(書)》則亦才(在)矣(壴);雚(觀)者(諸)《豊(禮)》,《樂》則亦才(在)壴(矣);雚(觀)者(諸)《易》,《春秋》則亦才(在)壴(矣)。」
《說文》:「雚,小爵也。从雈,吅聲。《詩》曰:『雚鳴于垤。』」段玉裁注:「爵當作雀。」桂馥義證:「小當為水」,「」的本義是貓頭鷹,水雀之說可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