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說: 甲骨文「 尃」疑會種田之意。古書「 尃」表示分布、布施。
26 字
詳解: 甲骨文從「 廾」從「 甫」,金文從「 又」從「 甫」,「 廾」、「 又」是手形,「 甫」象田中有禾苗生長之形,疑「 尃」字是種田之意。「 甫」是聲符,何琳儀認為「 又」旁是繁化。後來「 又」加一點成「 寸」字。
金文「 尃」表示敷布、頒布,典籍作「 敷」、「 賦」,毛公鼎:「庶出入事于外,尃命尃政。」《詩.大雅.蒸民》:「賦政于外」。《說文》:「敷,布也。从寸甫聲。」又解作勉勵,典籍作「 薄」,叔尸鐘:「余既尃乃心」,《廣雅.釋詁》:「薄,勉也。」又釋作大也,叔尸鐘:「尃受天命」。又用作人名。 233 字 相關漢字: 廾, 甫, 又, 寸, 敷, 賦, 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