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晤 |
|
UTF-8 | E6 99 A4 |
---|---|
大五碼 | B1E0 |
倉頡碼 | 日一一口 |
Matthews | 719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1511;(二版)1620 |
康熙字典 | 424 |
Unicode | U+6664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4678 | |
四角號碼 | 6106.1 | |
頻序 A/B | 3021 | 2675 |
頻次 A/B | 106 | 68 |
普通話 | w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晤 | 明也。从日,吾聲。《詩》曰:晤辟有摽。〔五故切〕 (137 / 134) | 日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日」,「吾」聲。《說文》以為本義是受啟發而明白。 26 字 詳解: 從「日」,「吾」聲。《說文》以為本義是受啟發而明白。《說文》:「晤,明也。从日,吾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『晤』者,启之明也。〈心部〉之『悟』、〈㝱部〉之『寤』皆訓『覺』。『覺』亦『明』也。同聲之義必相近。」如唐代王昌齡〈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〉:「清光比故人,豁達展心晤。」孟郊〈壽安西渡奉別鄭相公〉:「病深理方晤,悔至心自燒。」 「晤」又表示聰明、聰悟。如《宋書.蔡凝傳》:「(宋)凝幼聰晤,美容止。既長,博涉經傳,有文辭,尤工草隸。」《新唐書.循史列傳.孫至遠》:「少秀晤,能治《尚書》、《左氏春秋》。」 「晤」表示相遇、見面。《正字通.日部》:「晤,人相見曰晤。」如《詩.陳風.東門之池》:「彼美淑姬,可與晤歌。」毛傳:「晤,遇也。」北宋梅堯臣〈依韻和胡武平懷京下游好〉:「邇來對明月,千里猶會晤。」 353 字 相關漢字: 日,吾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晤」字下錄有9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一晤如故 | (1/1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覯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v. | meet, have interview with; face |
瀏覽次數: 423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