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洎 |
|
UTF-8 | E6 B4 8E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CAD |
倉頡碼 | 水竹月山 |
Matthews | 446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1610;(二版)1725 |
康熙字典 | 547 |
Unicode | U+6D0E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6809 | |
四角號碼 | 3610.0 | |
頻序 A/B | 4717 | 5422 |
頻次 A/B | 16 | -- |
普通話 | j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甲骨 | ||
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簡帛文字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洎 | 灌釜也。从水,自聲。〔其冀切〕 (235 / 235) | 水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水」,「自」聲,本義一說為灌水於釜中,釜為古代的食器;一說本義為鼻涕,甲金文「自」象鼻子。 47 字 詳解: 「洎」字金文所無,甲骨文及篆文構形相同,均從「水」,「自」聲,本義疑為灌水於釜中,或為鼻涕。《說文》:「洎,灌釜也。從水,自聲。」「洎」可引申為「肉汁」義,《玉篇.水部》:「洎,肉汁也」。 卜辭用作姓氏,如《合集》3012反:「婦洎」,意謂姓洎的婦人。印璽文字也用作姓氏,如《漢印文字徵》:「洎嚴」,漢印亦用作人名,如《漢印文字徵》:「郭洎」。 漢帛書用其本義,如《馬王堆.五十二病方》第94行,「洎水三斗」,又通作「洟」,如《馬王堆.六十四卦.卒(萃)》上六:「涕洎」,通行本《易》寫作「涕洟」,《說文》:「洟,鼻液也」。 古文獻或用「洎」字的引申義「肉汁」,如《左傳.襄公二十八年》:「去其肉,而以其洎饋」,孔穎達疏:「洎者,添釜之名。添釜以爲肉汁,遂名肉汁爲洎」。 338 字 相關漢字: 水,自,洟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黃p19 | 周p88 | |||||
李p111 | 何p136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到 | |
黃p19 | 周p88 | |||||
李p111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「洎」的異讀字 | |
黃 | 周 | |||||
李p111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「洎」的異讀字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洎」字下錄有2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洎河巡司 | (1/1) | 詳細資料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soup |
prep. | by the time, when |
v. | pour water into a pot; soak; arrive, reach, up to |
瀏覽次數: 648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