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噩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噩 | 507 | 五各 |
![]() |
疑 | 次濁 | 牙 | 入 | 宕 | 唐/鐸 | 開 | 一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金文從◎從四「口」,聞一多、李孝定、高明俱以為「噩」、「喪」古同字,至金文始分別為兩字,「喪」字加「亡」聲,而不加「亡」聲的是「噩」字。參見「喪」。 74 字 詳解: 金文用作國名,典籍作「鄂」,禹鼎:「敦伐噩,休隻(獲)厥君馭方」。又用作人名,弔噩父簋:「弔(叔)噩父」。 「噩」、「咢」古同字,《史記.楚世家》:「熊咢」,《索隱》曰:「咢亦作噩」,《十二諸侯年表》作「鄂」。《爾雅.釋樂》的《經典釋文》:「咢,本作鄂」,故容庚云:「咢即噩,又孳乳為鄂也。」 後世「噩」又作「愕」,表示驚恐,如噩夢、噩耗,《玉篇》:「噩,驚也。」(參漢語大字典) 192 字 相關漢字: 口,喪,亡,鄂,咢,愕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p40 | 周p27 | ||||
李p361 | 何p289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噩」字下錄有8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渾渾噩噩, 噩噩渾渾, 混混噩噩, 昏昏噩噩, 渾噩… | (5/6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渾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shocking; fierce; severe; simple; fat |
瀏覽次數: 239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