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嬗 |
|
UTF-8 | E5 AC 97 |
---|---|
大五碼 | E951 |
倉頡碼 | 女卜田一 |
Matthews | 5652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1085;(二版)1160 |
康熙字典 | 200 |
Unicode | U+5B17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7051 | |
四角號碼 | 4041.6 | |
頻序 A/B | 6097 | 5019 |
頻次 A/B | 3 | 1 |
普通話 | shn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簡帛文字 | ||
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嬗 | 緩也。从女,亶聲。一曰:傳也。〔時戰切〕 (262 / 263) | 女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
---|---|---|---|
嬗 | 122 | 他干 | |
嬗 | 283 | 多旱 | |
嬗 | 409 | 時戰 |
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透 | 次清 | 舌 | 平 | 山 | 寒/寒 | 開 | 一 | |
端 | 全清 | 舌 | 上 | 山 | 寒/旱 | 開 | 一 | |
禪 | 全濁 | 齒 | 去 | 山 | 仙/線 | 開 | 三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女」,「亶」聲。《說文》以本義是寬緩,又表示傳遞、更替。 30 字 詳解: 從「女」,「亶」聲。《說文》以本義是寬緩,惟古書並無此用例。《說文》:「嬗,緩也。从女,亶聲。」 「嬗」表示傳遞、傳與。《說文》:「一曰:傳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依許說,凡禪位字當作嬗。禪非其義也。禪行而嬗廢矣。」如《淮南子.精神》:「淪於不測,入於無間,以不同形相嬗也。」高誘注:「嬗,傳也。」《漢書.王莽傳中》:「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嬗于唐,漢氏初祖唐帝,世有傳國之象,予復親受金策於漢高皇帝之靈。」後以「禪」表示王位的禪讓和繼承。 「嬗」引申表示更替、演變。如《史記.秦楚之際月表》:「五年之閒,號令三嬗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嬗,古禪字,音市戰反。三嬗,謂陳涉、項氏、漢高祖也。」《明史.周敬心傳》:「昔楚平王時,琢卞和之玉,至秦始名為璽,歷代遞嬗以訖後唐。」 328 字 相關漢字: 女,亶,禪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嬗」字下錄有4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evolution; succession to the throne; transmutation; abdication |
v. | evolve; transmute; hand over; replace; abdicate; change in succession |
瀏覽次數: 605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