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TF-8 | E5 B0 94 |
---|---|
大五碼 | |
倉頡碼 | 弓火 |
Matthews | 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0562;(二版)608 |
康熙字典 |
Unicode | U+5C14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2291 | |
四角號碼 | 2790 | |
頻序 A/B | -- | |
頻次 A/B | 0 | -- |
普通話 | r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金文 | |||
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其他 | 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尒 | 詞之必然也。从入、丨、八,八象气之分散。〔兒氏切〕 (28 / 22) | 八 | 尔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「尔」古作「尒」,金文「尔」(「尒」)是截取「爾」的上部而成,故「尔」是「爾」的簡省之形。用來表示你、你們、你的、你們的。後來又借作虛詞。 69 字 詳解: 「尔」古作「尒」,金文「尔」(「尒」)是截取「爾」的上部而成,故「尔」是「爾」的簡省之形。用來表示你、你們、你的、你們的。「尔」後來發展成為現代漢語的「你」。清代洪昇〈柬李東琪〉:「我自飄零歸未得,秋江勸尔弄漁竿。」意謂我自己飄泊流離,未能歸家,在秋天的江邊,勸勉你揮動漁竿,靜靜垂釣。 「尔」、「爾」古時本是一字,「尔」是通過省去「爾」字的下部而成,現代簡化字以「尔」來表示「爾」,是有根據的。 古時「爾」(「尔」)、「汝」有粗略的分工,「爾」多表示複數,多用作定語(相當於「你們的」);「汝」多表示單數,多用作主語和賓語。參見「爾」。 金文用作第二人稱代詞,作定語,中山王鼎:「母(毋)忘尔邦」,意謂不要忘記你們的國家。 戰國竹簡「尔」表示你的、你們的,《郭店簡.緇衣》簡3:「《寺(詩)》員(云):『情(靖)共尔(爾)立(位),好氏(是)貞(正)植(直)。』」此句見於《詩經.小雅.小明》,意謂《詩經》云:「安分敬守你的職位,只喜歡正直。」(參劉釗)。《上博竹書三.周易》簡24:「豫(舍)尔(爾)霝(靈)黽(龜),觀我𢼸〈揣─朵〉頤,凶。」意謂捨棄你們的占卜的大龜的靈兆,而羨慕我們口中的食物,有凶禍。《上博竹書.周易》此句中的「尔」字阜陽漢簡本作「而」。「尔」、「而」音近。 戰國竹簡「尔」又假借為「而」,用作虛詞,表停頓語氣,《郭店簡.六德》簡2:「乍(作)豊(禮)樂,折(制)刑灋(法),教此民尔(而)使之又(有)向也,非聖智者莫之能也。」意謂制定禮樂,規定刑法,教導民眾,使民眾有前進的目標,不是聖明有智慧的人辦不到(參劉釗)。 「尔」後來用作虛詞,是表示「一定這樣」這類肯定語氣的助詞,是「如此」的合音,多用於應答別人,常見於句末。《說文》:「尔,詞之必然也。从入丨八。八象氣之分散。」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尔之言『如此』也,後世多以『爾』字為之。」徐灝《說文解字注箋》:「尔即『如此』之合聲。」 「尔尔」又作「尒尒」、「爾爾」,表示答應之聲,相當於「如此如此」、「是是(就這樣辦,就這樣辦)」,宋代程俱《北山小集.生第三兒》:「華顚有二女,尔尔聊自佳。今年熊羆夢,亦復來貧家。」意謂年老白頭的時候有兩個女兒,應答溫順,自己覺得很滿意。今年熊羆入夢來,預示第三個孩子會是兒子,即將降生在我的家中。《玉臺新詠.古詩〈為焦仲卿妻作〉》:「媒人下床去,諾諾復爾爾。」意謂媒人下牀(即下炕)回去,連聲應諾,頻頻回答「是是」。 成語「莞爾而笑」形容微笑的樣子。此語出自《論語.陽貨》:「子之武城,聞弦歌之聲。夫子莞爾而笑,曰:『割雞焉用牛刀。』」意謂孔子到了子游作縣長的武城,聽到了彈琴瑟唱詩歌的聲音。孔子微微笑着,說道:「宰雞,何必用宰牛的刀?(意指治理這個小地方,用得着教育嗎?)」(參楊伯峻)這亦是俗語「割雞焉用牛刀」的出處。 「莞爾」古時又作「莞尒」,明代婁堅《吳歈小草.賦得喜字》:「喜韶顔膩理,遥翩然,微莞尒。素娥穿雲,紅蕖出水。」意謂喜愛美好的容貌、細潤的皮膚紋理,飄飄然(即「飄遙翩然」,形容輕快、舒暢得意的樣子),微微笑。白衣仙女穿過雲彩,紅色荷花露出水面。 1302 字 相關漢字: 尒,爾,你,汝,而 |
配搭點: |
---|
疋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your |
pron. | you |
var. | archaic variant of 爾; nowadays often regarded as simplified form of 爾 |
參見「爾」
瀏覽次數: 1010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