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頒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頒 | 大頭也。从頁,分聲。一曰:鬢也。《詩》曰:有頒其首。〔布還切〕 (182 / 179) | 頁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頒 | 110 | 符分 |
![]() |
奉 | 全濁 | 唇 | 平 | 臻 | 文/文 | 合 | 三 | |
頒 | 128 | 布還 |
![]() |
幫 | 全清 | 唇 | 平 | 山 | 刪/刪 | 開 | 二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頁」,「分」聲。「頒」多表示賞賜、公布。 22 字 詳解: 從「頁」,「分」聲。《說文》以為本義是大頭,並引《詩.小雅.魚藻》「有頒其首」。毛傳即訓為「大首貌」。于省吾以為「頒」應讀為「斑」,表示魚首有魚文。「頒」通「斑」,表示髮鬚斑白。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。」趙岐注:「頭半白曰頒,斑斑然者也。」 「頒」通「班」,表示賞賜。如《周禮.天官.宮伯》:「以時頒其衣裘,掌其誅賞。」鄭玄注:「頒,讀為班。」賈公彥疏:「賦、班皆賜授之義。」又如《呂氏春秋.制樂》:「頒其爵列等級田疇,以賞群臣。」 「頒」表示公布、頒布。如《逸周書.明堂》:「故周公建焉,而明諸侯於明堂之位,制禮作樂,頒度量而天下大服。」《文選.張平子〈東京賦〉》:「乃營三宮,布教頒常。」 「頒」也表示分。如《禮記.祭義》:「古之道,五十不為甸徒,頒禽隆諸長者。」鄭玄注:「頒之言分也。」「頒禽」意謂把田獵所得的禽獸分賜群臣。 376 字 相關漢字: 頁,分,斑,班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p5 | 周p196 | ||||
李p36 | 何p33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||
![]() |
黃 | 周 | ||||
李 | 何p100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||
![]() |
黃 | 周 | ||||
李 | 何 | |||||
HKLS范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「頒」的異讀字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頒」字下錄有18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斌, 布, 發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v. | award, distribute; issue, promulgate |
瀏覽次數: 317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