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𦵯 |
|
UTF-8 | F0 A6 B5 AF |
---|---|
大五碼 | |
倉頡碼 | |
Matthews | 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3271;(二版)3487 |
康熙字典 | 976 |
Unicode | U+26D6F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||
四角號碼 | ||
頻序 A/B | -- | |
頻次 A/B | 0 | -- |
普通話 | xi |
金文 | ||
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甲骨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「𦵯」古代的一種香草,或類今之「蘇」或「芥」。 23 字 詳解: 「𦵯」甲骨文從「艸」從「害」,亦從「茻」從「害」,古文字偏旁「艸」與「茻」同,學者隸為「𦵯」,與「芥」字同義。大徐本《說文》「芥」字大篆從「茻」,與「𦵯」古形近。「𦵯」本義當為草名,卜辭用為地名。 于省吾謂「芥」從介聲,「𦵯」從害聲,古字通。按上古音「介」、「害」韻同,同屬月部。《方言》:「蘇、芥,草也。江淮南楚之間曰蘇,自關而西或曰草,或曰芥。南楚江湘之間謂之芥。蘇亦荏也。關之東西或謂之蘇,或謂之荏。周鄭之間謂之公蕡。沅湘之南或謂之𦵯」郭注:「今長沙呼野蘇為𦵯。」可見「芥」、「𦵯」為一語之轉。 金文「𦵯」從茻從害,見於西周早期井(邢)侯簋:「𦵯井侯服」,「𦵯」讀作「匄」,音介,《廣雅.釋詁》:「匄,與也。」表示授予井(邢)侯職事(參于省吾)。參「芥」、「害」。 337 字 相關漢字: 蘇,芥,艸,害,茻,介,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