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丘 (主部件) 共 2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2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「」象兩個小山丘,本義是小山。
甲骨文象兩個小山丘之形,本義是土丘、小山。一說「」象四方高中央低的地形,孔子名丘,就是因為他的頭頂中間是凹的(參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)。甲骨文象二峰形,與「」字作三峰之形有別。金文訛變為象兩人背對背站立的「」形,為小篆字形所本。戰國文字「」下從「」,與《說文》古文形近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875正:「才(在)丘」。金文用作地名,鄂君啟車節:「昜(陽)丘」。又用作姓氏,廿七年安陽戈:「工帀(師)梁丘」,「梁丘」是複姓,春秋時齊國有梁丘據,漢時有梁丘賀。又用作本義,子禾子釜:「丘關之釜」,「丘關」是齊國的關口名,郭沫若指出因為該關口地處山丘而得名。
戰國竹簡用作人名,《上博竹書五.季庚子問於孔子》簡9:「丘聞之」,「」指孔子,此處孔子自道聽聞某事。
《說文》:「丠(丘),土之高也,非人所爲也。从北从一。一,地也。人居在丘南,故从北。中邦之居,在崐崘東南。一曰:四方高中央下爲丘。象形。凡丘之屬皆从丘。𤤘(𡊣),古文从土。」
甲骨文異構甚多,或從「」從「」,或加從「」。疑會植物生長在山丘上之意,以「」為聲符,是「𧁏」、「」的本字。《集韻》:「蔕,艸木根也。」
有關「」之構形,由於異構甚多,歷來學者說法不一。郭沫若以為「」字金文上從「𠌶」省,下從「」,中之「」形為花蒂之象。張亞初繼承此說,以為「」字初不從「」,字的兩側是包裹在花托周圍的綠葉瓣,即花萼的「」,後來才在下面加「」作意符。劉興隆以為「」字從「」,上從禾苗之形,或從「」,「」是動符,懷疑此字與農事有關。馬如森分析「」字,認為字從二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或從「」,象人行於田中農物之間。諸說對此字解釋各異,唯各說都未能完全釋出字形的意思。從字形上看,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疑會植物生長在山丘上之意,以「」為聲符。「」字上的土堆或寫作兩筆,近「」形,下部又變為「」形,故劉興隆以為「」字從「」。
《說文》:「疐,礙不行也。从叀,引而止之也。叀者,如叀馬之鼻。从此與牽同意。」按古文字來看,許慎之說並不準確,「」字並不從「」。季旭昇認為,睡虎地秦簡「」字上部與「」的簡形接近,可能是《說文》誤以「」字從「」的原因。
」字甲骨文用作地名,為商狩獵區,地在今河南省濟源一帶(李學勤)。如《合集》29022:「才(在)疐。」
金文用作人名。另又可讀作「」,表示根本的意思。如㝬𣪕:「乍(作)疐才(在)下」,意指在下為天下的根本。井人𡚬鐘:「疐處周室」,則是處于宗室的根本的意思。
秦代陶文中,「」用作人名。至於《睡虎地秦簡.封診式》簡53:「刺其鼻不疐」,「」用作「」,表示打噴嚏。
傳世文獻中「」字可解作停滯,如《廣韻》:「疐,頓也。」另「」又可解作顛躓,也寫作「」。《爾雅.釋言》:「疐,仆也。」王筠《說文釋例》:「叀部疐與足部躓同,『躓』下引《詩》『載躓其尾』,今本作疐。」又「」字亦用同「」,指去掉瓜果的蒂,《爾雅.釋木》:「棗李曰疐之。」邢昺疏:「謂治棗李皆去其疐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