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
3
(5)
破音字
繁簡對應
   
UTF-8 E5 8C 97
大五碼 A55F 
倉頡碼 中一心 
Matthews 4974 
漢語大字典 (一版)0262;(二版)301  
康熙字典 80 
Unicode U+5317
GB2312 1717 
四角號碼 1111.0 
頻序 A/B 266  323 
頻次 A/B 10282  3677 
普通話 bi  bi    
小篆
字例: 1/1
金文
字例: 10/95
(部件樹)
甲骨
字例: 1/1
(部件樹)
簡帛文字
字例: 12/12
其他
字例: 5/5
《說文》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
乖也。从二人相背。凡北之屬皆从北。〔博墨切〕 (169 / 166)
《廣韻》 頁碼 反切 註解
530 博墨


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
全清 /
形義通解
 略說: 甲金文象兩人相背,是「」的初文。北方是背陰的一方,方位詞「」是從「」派生出來,本義是北方。
48 字

 詳解: 甲金文象兩人相背,是「」的初文。北方是背陰的一方,方位詞「」是從「」派生出來,後來由於「」常常用來表示北方,故在「」上加注「」旁分化出「」字來表示違背的本義。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北者,古之背字,又引伸之為北方。」《戰國策.齊策六》:「食人炊骨,士無反北之心,是孫臏、吳起之兵也。」「反北之心」即謀反背叛之心。由背對之義引申,古代軍隊戰敗後背着敵方逃跑稱為「敗北」,或單稱「」。《左傳.桓公九年》:「鬭廉衡陳其師於巴師之中以戰,而北。」戰勝後乘勝追擊,稱為「逐北」,表示追趕背敵而逃的士兵。《韓非子.解老》:「上不事馬於戰鬭逐北」,表示君主不在作戰交鋒和追擊敗敵中使用馬(張覺)。《莊子.則陽》:「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。」

  甲骨文用作方位詞,表示北方,《合集》12870甲:「癸亥卜,今日雨。其自西來雨,其自東來雨,其自北來雨,其自南來雨」。《屯南》1066:「王其征北方」。《合集》36975:「北土受年,吉」。表示北土的農作物豐收,吉利。

  金文也表示北方,「北鄉(嚮)」即面向北方。善夫山鼎:「南宮乎入右善夫山入門,立中廷,北鄉(嚮)。」古代君王面南而坐,臣下必須向北站立面見君王。又用作國名,典籍作「」。邶伯尊:「北(邶)白(伯)」,其地在故商邑朝歌北,即在今河南省淇縣以北,湯陰東南一帶。

  戰國竹簡也用作國名,《上博竹書一.孔子詩論》簡26:「北(邶)白(柏)舟」,即《詩經.邶風.柏舟》一詩的篇名。漢帛書表示背脊,《馬王堆帛書.陰陽十一脈灸經》第38行:「北(背)痛、要(腰)痛、尻痛」。

  《說文》:「北,乖也。从二人相背。凡北之屬皆从北。」
689 字


相關漢字: ,,
粵語音節 & 根據 同音字 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p18 p16
北方,敗北,天南地北,連戰皆北,北斗星,北極,北迴歸線
p77 p131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

p16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通「背」字
其他方言讀音
本字庫於「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
直, 關巡司, 爐巡司, 原和巡司, 修武縣… (5/18) 詳細資料
成語彙輯
南征戰, 南轅轍, 天南地, 泰山斗, 追亡逐 (5/167) 詳細資料
配搭點:
, , , , , , , 涿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
詞類 英文意義
adj. north, northern
adv. back to back (arch.)
n. back (arch.); north
v. run counter to, act contrary to (arch.)
瀏覽次數: 273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