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十 (主部件) 共 5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5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」甲骨文及早期金文作一豎畫「」,象「」的初文,古人以「」的象形符號來記錄數字「」(裘錫圭)。
>「」甲骨文及早期金文作一豎畫「」,其構形眾說紛紜,一說以為字象「」的初文,古人以「」的象形符號來記錄數字「」(裘錫圭)。于省吾認為數至十進位,復返為一,為免與「」混淆故直寫而為「」。朱芳圃以為「」象杖之形,郭沫若、張秉權認為是合豎二掌之形,二掌的手指數目為十,合掌豎立,只能看到兩邊微鼓的一條直線。馬敍倫以為象結繩形,上古結繩以記數。《說文》:「十,數之具也。一爲東西,丨爲南北,則四方中央備矣。凡十之屬皆从十。」
」字西周中期金文或於豎劃中間加一圓點,圓點或作中空形,春秋以後圓點伸展為一短橫,即和「」字形近。羅振玉指出橫畫短的是「」,長的是「」,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用作數詞,可用作序數,《合集》1654:「十月。」亦可用作基數,《合集》110反:「奠入十」,指繳納十(塊龜甲)。又《合集》29572:「十牢」,指十頭圈養之祭牲。
金文亦用作數詞,此鼎:「隹(唯)十又七年十又二月既生霸乙卯。」獻𣪕:「十枻(世)不忘獻身才(在)畢公家」,「十世」虛指世世代代,即永遠之義;「」是人名。全句指永遠不會忘記獻自己在畢公家效勞。
戰國竹簡亦用作數詞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3:「十又四年,厲王生宣王,宣王即立(位)。」
」合併三個「」(「」形)字而成,本義是三十。
」合併三個「」(「」形)字而成,本義是三十。《說文》:「卅,三十并也。古文省。凡卅之屬皆从卅。」
」之甲金文構形基本相同,皆由三個「」字相連而成。金文或在三豎畫中間疊加一橫,寫作「」形,可能用以區別於「」及「」。
甲骨文用作數詞,指三十,《合集》10350:「隻(獲)麋八十八、兕一、豕卅㞢(有)二。」《合集》29537:「卅犬、卅羊、卅豚。」
金文用作數詞,指三十,𩰫攸比鼎:「隹(唯)卅又二年三月初吉壬辰。」格白𣪕:「厥賈卅田」,指以三十田作為交換。
戰國竹簡亦指三十,《郭店簡.唐虞之道》簡26:「卅而又(有)家」,指三十歲而成家。
廿
甲骨文由兩個「」(「」形)合併而成,本義是二十。《說文》:「廿,二十并也。古文省。」
甲骨文「廿」為兩個「」相連而構成的字,字或訛為「」形。金文或於「」字豎筆上加飾點,兩點漸連為一橫。小篆承此形,另「廿」字又寫作「」。《說文》:「廿,二十并也。古文省。」
甲骨文「廿」用作數詞,指二十,《合集》1975:「廿牛。」《合集》5637反:「入廿」,指貢納了二十(塊龜甲)。
金文亦用作數詞,指二十,庚嬴鼎:「隹(唯)廿又二年四月」。效尊:「貝廿朋。」
戰國竹簡亦指二十,《郭店簡.唐虞之道》簡25:「古者聖人廿而冠」,意謂古代聖人二十歲時行冠禮,象徵正式成人。
廿」的讀音是「二十」二字合音,宋人題開業寺碑有「念五日」,顧亭林認為「以廿為念,始見于此。」今粵語、普通話「廿」仍有「」的異讀。
甲骨文「」從四個「」(作「」形),象四個十字相連,表示四十,乃四個「」字的合文。
甲骨文「」由四個「」字相連而成,用作數詞,指四十。《合集》37450:「狐卌」,指四十隻狐狸。
金文則從兩個「廿」,用作數詞,指四十。四十年上郡守起戈:「卌年,上郡守起。」兆域圖銅版:「丘平者卌尺」,指四十尺的平坦的丘地。
秦簡和漢帛書中,「」字亦從兩個「廿」,《睡虎地秦簡.編年紀》簡44-1:「卌四年,攻大(太)行。」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聲符,象人頭戴盔甲之形(于省吾)。後省去邊框,作「」形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與外框不相連接。于省吾認為象人頭戴盔甲之形。這可從商代[耒耒]簋中的氏族徽號得到證據:其字形象武士右手執戈,左手執盾,頭戴盔甲之形。一說「」字乃以四塊甲片代表軍人所披之護身甲(潘慧如、康寶文)。金文表示鎧甲,杜虎符:「興士被甲」。
金文至戰國晚期中間豎畫拉長,作「」形。甲金文「」用作天干名,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之形讀為「上甲」,是殷先公名。金文用作廟號,殷先人死後,以祭日的日干為廟號,乍父甲鼎:「乍(作)父甲尊彝」。
《說文》:「甲,東方之孟,陽气萌動,从木戴孚甲之象。一曰人頭宐爲甲,甲象人頭。凡甲之屬皆从甲。𤰒,古文甲,始於十,見於千,成於木之象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