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囟 (主部件) 共 2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2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金文象人的腦門,即新生嬰兒頭骨頂部未長合處。
甲金文象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地方,在頭頂部前方正中部位,即腦門,又稱囟腦門兒。《說文》:「囟,頭會匘蓋也。象形。凡囟之屬皆从囟。𦞤,或从肉、宰。𠙷,古文囟字。」漢語常用字中的「」,其實都從「」而不從「」。參見「」、「」。
甲骨文用作語氣副詞,是說話者對所說命題從情理上作出的一種推測或推斷,義為「」、「」(沈培)。扶風黃堆齊家西周卜骨:「其禱,囟有瘳。」意謂禱告,疾病應該會痊癒、好轉。《周原甲骨文》H11:96:「囟亡(無)咎。」意謂應當沒有災禍。
金文通假為「」,用作語氣助詞,師詢簋:「詢其萬囟(斯)年,子子孫孫永寶。」《詩.大雅.下武》:「於萬斯年,受天之祜。」又用作人名,長囟盉:「穆王蔑長囟」,意謂穆王勉勵長囟。
戰國竹簡表示應、當,《上博竹書七.鄭子家喪》甲本簡2:「於含(今)而𨒥(後),楚邦囟(思)爲者(諸)侯正」,意謂從今以後,楚國應該做諸侯的主宰(復旦研究生讀書會)。又通假為「使」,《上博竹書七.鄭子家喪》甲本簡4-5:「將必囟(使)子家毋以城(成)名立(位)於上而烕(滅)炎(嚴)於下。」意謂使得子家在上不能成就名譽與地位,在下喪失威嚴(高佑仁)。
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幼兒頭蓋未合,或象兒童的兩個角形髮髻,本義為小孩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之象形存在爭議,一說象幼兒頭蓋未合,《說文》:「兒,孺子也。从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段玉裁注:「囟者,頭會匘葢也。小兒初生,匘葢未合,故象其形。」一說古代男女未成年時把頭髮扎成兩束,形狀如角,故「」象總角髮髻形(參李孝定等),姑備二說。
」之本義為小孩,後在北方話中用於名詞、形容詞後,作兒化標記,具有改變詞性(如動詞「」變為名詞「唱兒」)、表示微小等作用。表示兒化作用的「」字在北方話中通常不能自成音節,須附著於其他音節之後。而在南方方言中,表示兒化作用則通常不是「」字,如粵語用「」,閩南話用「」等。
」在卜辭作人名,如《合集》3399:「令兒」,又如《合集》3400:「呼兒」,「」表示命令;又作方國名,如《合集》3397:「兒(白)伯」,「(白)伯」表示方國伯長,又如《合集》7893:「兒人」,即兒國人,兒國疑為古之郳國,在今天的山東省。
金文作詞綴,用於人名之下,多見與徐器,為方言用法,如「沇兒鐘」中的「沇兒」,為相對於父的自稱,又如「庚兒鼎」有「䣄王之子庚兒」的說法(參李學勤、金國泰等)。
金文又用作族氏名,如兒鼎:「」;亦作人名,如中甗,「史兒」。
秦簡用其本義,如《睡虎地秦簡.秦律十八種》簡50:「嬰兒之毋(無)母者」;漢帛書亦用本義,如《馬王堆.雜療方》第42行:「使嬰兒良心智」。
古書通作「」,表示老人牙齒落盡後更生的細齒,如《詩.魯頌.閟官》:「黃髮兒齒」,陸德明釋文:「兒,齒落更生細者也,《字書》作齯」;亦通「」,表示弱小。《古今韻會舉要.齊韻》:「兒,弱小也,通作倪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