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TF-8 | E5 85 92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8E0 |
倉頡碼 | 竹難竹山 |
Matthews | 1759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0272;(二版)297 |
康熙字典 | 53 |
Unicode | U+5152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||
四角號碼 | 7721.7 | |
頻序 A/B | 390 | 163 |
頻次 A/B | 7024 | 7091 |
普通話 | er r n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金文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甲骨 | ||
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簡帛文字 | 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兒 | 孺子也。从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〔汝移切〕 (176 / 174) | 儿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人」從「臼」,「臼」象幼兒頭蓋未合,或象兒童的兩個角形髮髻,本義為小孩。 38 字 詳解: 甲金文從「人」從「臼」,「臼」之象形存在爭議,一說象幼兒頭蓋未合,《說文》:「兒,孺子也。从儿,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段玉裁注:「囟者,頭會匘葢也。小兒初生,匘葢未合,故象其形。」一說古代男女未成年時把頭髮扎成兩束,形狀如角,故「臼」象總角髮髻形(參李孝定等),姑備二說。 「兒」之本義為小孩,後在北方話中用於名詞、形容詞後,作兒化標記,具有改變詞性(如動詞「唱」變為名詞「唱兒」)、表示微小等作用。表示兒化作用的「兒」字在北方話中通常不能自成音節,須附著於其他音節之後。而在南方方言中,表示兒化作用則通常不是「兒」字,如粵語用「仔」,閩南話用「囝」等。 「兒」在卜辭作人名,如《合集》3399:「令兒」,又如《合集》3400:「呼兒」,「呼」表示命令;又作方國名,如《合集》3397:「兒(白)伯」,「(白)伯」表示方國伯長,又如《合集》7893:「兒人」,即兒國人,兒國疑為古之郳國,在今天的山東省。 金文作詞綴,用於人名之下,多見與徐器,為方言用法,如「沇兒鐘」中的「沇兒」,為相對於父的自稱,又如「庚兒鼎」有「䣄王之子庚兒」的說法(參李學勤、金國泰等)。 金文又用作族氏名,如兒鼎:「兒」;亦作人名,如中甗,「史兒」。 秦簡用其本義,如《睡虎地秦簡.秦律十八種》簡50:「嬰兒之毋(無)母者」;漢帛書亦用本義,如《馬王堆.雜療方》第42行:「使嬰兒良心智」。 古書通作「齯」,表示老人牙齒落盡後更生的細齒,如《詩.魯頌.閟官》:「黃髮兒齒」,陸德明釋文:「兒,齒落更生細者也,《字書》作齯」;亦通「倪」,表示弱小。《古今韻會舉要.齊韻》:「兒,弱小也,通作倪。」 689 字 相關漢字: 人,臼,唱,仔,囝,呼,齯,倪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黃p22 | 周p10 | |||||
李p176 | 何p158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||
黃p10 | 周p10 | |||||
李p176 | 何p66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姓氏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兒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魚兒浦巡司, 思曩兒簇長官司, 麻兒劄安撫司, 芒兒者安撫司 | (4/4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兒女情長, 賣兒鬻女, 伯道無兒, 倒綳孩兒, 視同兒戲… | (5/189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矮, 伯, 板, 搋, 礤, 齣, 寵, 鼵, 甸, 吊, 燻, 噶, 嘎, 搿, 健, 戲, 孩, 幼, 嬰, 育, 丸, 蛐, 淚, 麟, 膫, 酪, 嫚, 味, 囡, 妞, 鳥, 襻, 醭, 嗓, 褟, 莛, 胎, 趟, 豚, 碴, 咂, 姪, 子, 崽, 愣, 罾, 釕, 孷, 蓹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son, child; surname ([PTH] Ni, [Cant.] Ngai) |
瀏覽次數: 2607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