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禾 (主部件) 共 16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1 - 16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「」,初義是一種農作物。其字主要有三種構形︰或單以一株黍之象形表示,或加從「」,又或在黍之象形的線條間加點或圈(一說象水點,一說象黍的穀粒)。三者的共同特徵在於黍的穗子都是散垂的。
黍,在古代專指一種子實稱為黍子的禾本科農作物。其子實煮熟後有黏性,可釀酒、做糕等(《漢語大字典》)。《說文》:「黍,禾屬而黏者也。以大暑而穜,故謂之黍。从禾,雨省聲。孔子曰:『黍可爲酒,禾入水也。』凡黍之屬皆从黍。」《詩經.魏風.碩鼠》:「碩鼠碩鼠,無食我黍。」可見黍在先秦時期的重要。
甲骨文「」字形雖多樣,但多從一株黍的象形,其穗散開下垂,穗部作一至三個三叉斜垂(于省吾)。字形特徵在於其「散穗」(參羅振玉、王襄、裘錫圭)。
有的字形或加從「」,「」的形態及位置多樣。一說從水會可釀酒之意(參《說文》引孔子之言、張哲、何琳儀)。黍可釀酒是殷人的常識。雖說黍字從水不見得必為酒(參徐復),但古人造字,多取其意象,若以黍之顆粒代整株黍之象形,則難辨其為何字(參張哲)。
另有字形或在黍形的線條隙間加數點或多個中空的圓圈(以「」表示此部件),一說小點表示水點,與「」同(參于省吾、徐中舒)。有學者認為從「」以表示黍生於水(商承祚、孫海波),或說黍子好水(劉興隆)。但這種說法與黍的屬性不符,因為黍是禾穀類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,而其種子發苗所需的水量亦很小。《字彙》有云︰「土宜高燥。」因此有學者(如李孝定)認為其字從「」殊不可解,或以為其原因不詳(裘錫圭)。
一說甲骨文中所從之圓圈(或小點)代表黍穗或穀粒(參見「」)。增從小點或圓圈的字形,其「」時有簡化為「」,這算是形符改成義符的一個例子(參裘錫圭)。
金文及戰國文字保留「」形,而「」形則簡化為「」形,構形元素仍承襲甲骨文。
《說文》以為黍字「從雨省」,不確。許慎有此理解,可能是由於他以小篆字形下部所從為據(因為其下部部件略似「」之省形。參李孝定)。許慎對於黍字的構形初義另又引用孔子(或借其口而言)曰︰「黍可爲酒,禾入水也。」觀察黍字小篆字形,可見上從「」,下從「」,中間似是「」形(按︰其字構形元素實承金文,只是元素的位置有所不同而已)。可見許慎對「」之釋形有明顯未通之處︰何以其字同一部件一方面釋從雨省,另一方面又釋從入從水?
至於黍的用義方面,甲骨文用其本義,即糧食作物。如︰「庚申卜,我受黍年?[庚申]卜,我不其受黍年?」(《合集》10020)是卜問黍的收成如何,是否會豐收之意。
黍亦作為祭品用,如「貞乙亥登囧黍祖乙。」(《合集》1599)意思是乙亥當日進獻囧地(出產)之黍給祖乙。又如「叀白黍登」(《合集》32014),意即進獻白黍。其中「白黍」當指有別於黃黍的黍類穀物,《禮記.內側》︰「黍、稷、稻、粱、白黍、黃粱」,鄭玄注︰「黍,黃黍也」。
有學者認為「」或作動詞用,意即種黍(參徐中舒)。卜辭中數見「眾黍于……」一語(如《合集》10),可解作眾人種黍於某處。
值得留意的是,在關於農業的卜辭中,黍的地位突出,提到的次數較其他農作物多。可見當時的統治者對黍的重視,但並不能因此推論說黍是種植得最多的作物(參裘錫圭)。
金文「」仍用其初義,如仲𠭯父盤︰「黍梁稻麥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是禾苗眾多,引申為稠密。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本義是禾苗眾多,後泛指眾多,《說文》:「稠,多也。从禾,周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本謂禾也,引申為凡多之偁。」數量眾多而造成的空間距離狹小稱「」,古代多用來形容人口之多,如《史記.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「稠人廣眾,薦寵下輩。」曹植〈七啟〉:「人稠網密,地逼勢脅。」「」還用來形容書冊,《戰國策.秦策》:「科條既備,民多偽態,書策稠濁。」鮑彪注:「稠,多;濁,亂。」也用來形容山石,謝靈運〈過始寧墅〉:「岩峭嶺稠疊,洲萦渚連綿。」(參王鳳陽);或形容樹木等,杜甫〈涪城縣香積寺官閣〉:「含風翠壁孤雲細,背日丹楓萬木稠。」
甲骨文辭殘,意義不明。
戰國竹簡表示稠密,《睡虎地秦簡.封診式》簡78-79:「外壤秦綦履迹四所,袤尺二寸。其前稠綦袤四寸,其中央稀者五寸,其踵稠者三寸。」「」表示棋紋,即格子紋,「綦綺」的花紋是斜方形的,「直綦」是直而不斜的棋紋,「綦履」指鞋底也有綦紋,應該是用麻或其他東西編成的通體作綦紋的鞋;「」是草名,「秦綦履」是用秦草編成的底部作綦紋(格子紋)的鞋(參裘錫圭)。全句意謂外面土上有秦綦履的印痕四處,長一尺二寸。履印前部花紋密,長四寸;中部花紋稀,長五寸;腳跟部花紋密,長三寸。
後世「」又用作姓氏,漢有稠雕。見《漢書.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》。
漢帛書亦表示稠密,《馬王堆.養生方》第66行:「以雚(萑)堅稠節者爨之」,「」即蘆葦,意謂用堅實密節的葦草作燃料燒火(參馬繼興)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象禾藝田中。(裘錫圭)戰國文字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是種植穀物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象禾藝田中。(裘錫圭)戰國文字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是種植穀物。甲骨文用例如《合集》9619:「鼎(貞):今其雨,不隹(唯)[秝田](稼)。」金文例子見史牆盤「歲稼唯辟」,意謂不斷開闢土地,所種的莊稼年年增加。(裘錫圭)傳世文獻的例子如《詩.魏風.伐檀》「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廛兮?」毛傳:「種之曰稼,歛之曰穡。」又如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后稷教民稼穡,樹藝五穀;五穀熟而民人育。」
」也表示穀物。如《詩.豳風.七月》:「九月築場圃,十月納禾稼。」睡虎地秦簡《秦律十八種.倉律》簡28:「入禾稼、芻槀,輒為廥籍,上內史。」
甲金文象成熟的禾穗下垂,成熟飽滿之形(于省吾、李孝定)。本義是禾穗。
甲金文象成熟的禾穗下垂,成熟飽滿之形(于省吾、李孝定)。本義是禾穗。甲骨文在下垂的禾穗形中加上飾筆,金文在穗下增三斜筆,以示禾熟之光耀(《金文形義通解》)。後來穗形脫離禾身,小篆禾形移至左,穗形則獨立於右,因此《說文》才誤釋「」為標聲字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,《屯南》4451:「叀穆田,亡(無)𢦔(災)。」
西周金文指周穆王,史牆盤:「穆王」。禾實飽滿,引申有美滿之意,故金文又表示美好,多用於稱美祖先,伯克壺:「穆考」,猶如其他青銅器稱「文考」、「皇考」、「顯考」、「剌(烈)考」、「卲(昭)考」,都是稱美祖先之辭。《書.酒誥》:「穆考文王」。又表示恭敬,邾公華鐘:「[弔心](淑)穆不彖(惰)于氒(厥)身」,表示自身恭敬不怠惰之意。又用作疊音詞,「穆穆」有三種意思:一,表示嚴肅恭敬,師朢鼎:「穆穆克盟(明)氒(厥)心,慎氒(厥)德。」意謂恭敬地誠明其心志,謹慎其德行。二,表示端莊盛美,大克鼎:「穆穆朕文且(祖)師華父」。《詩.大雅.文王》:「穆穆文王」,毛亨傳:「穆穆,美也。」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穆穆,儀表美好,容止端莊恭敬。」三,表示樂音龢諧,許子鐘:「穆穆龢鐘」。
戰國竹簡用作王的稱號,《清華簡.繫年》簡56:「楚穆王立八年」。
《說文》:「穆,禾也。从禾,㣎聲。」
甲金文從「鹿」,「」聲,篆文承甲金文從「鹿」,「」聲,本義為獐子。
甲金文從「鹿」,「」聲,篆文承甲金文從「鹿」,「」聲,本義為獐子。《說文》:「麇,麞也。从鹿,囷省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麇,麞也。《釋獸》曰:『麕,牡麌。牝麜其子麆。』許書皆無其字。葢鹿旁皆後人所箸也。從鹿,囷省聲。葢小篆省囷為禾也。」
卜辭用作人名,見於《合集》4596。
金文做地名,見於師害簋。
古書用其本義,如《左傳.哀公十四年》:「逢澤有介麇焉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麇,麞也。」「」同「」,即獐子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省,「」為聲符,「」象編管而成的樂器,參見「」。徐中舒釋「」之聲須相諧和,故能引申出調和義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省,「」為聲符,「」象編管而成的樂器,參見「」。徐中舒釋「」之聲須相諧和,故能引申出調和義。
金文或省去「」頂的「」形。甲骨文用作祭名,金文表示和睦,秦公鎛:「協龢萬民」,又表示和諧,秦公鐘:「乍(作)厥龢鐘」,「龢鐘」指聲音和諧優美的樂鐘。
《說文》:「龢,調也,從龠,禾聲。讀與和同。」段玉裁注:「言部曰:調,龢也。此與口部和音同義别。經傳多假和爲龢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