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TF-8 | E5 85 8B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74A |
倉頡碼 | 十口竹山 |
Matthews | 332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0269;(二版)294 |
康熙字典 | 52 |
Unicode | U+514B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3143 | |
四角號碼 | 4021.6 | |
頻序 A/B | 427 | 829 |
頻次 A/B | 6367 | 1085 |
普通話 |
k![]() 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克 | 肩也。象屋下刻木之形。凡克之屬皆从克。【徐鍇曰:肩,任也,負何之名也,與人肩膊之義通,能勝此物謂之克。】〔苦得切〕𠅡,古文克。𠧻,亦古文克。 (143 / 140) | 克 | 𡱀 𠅏 𠅡 𠧻 𠧹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甲金文從「由」從◎,林義光、李孝定認為象人以肩膀擔負重物,上部象所肩負之物,疑本義為肩負重物,引申為勝任。 53 字 詳解: 「克」的本義是肩負,《說文》:「𠅏(𡱀克),肩也。象屋下刻木之形。凡克之屬皆从克。𠅡,古文克。𠧻(𠧹),亦古文克。」《說文》所收之古文構形與甲金文有別,其中一個可能是「彔」的古文。 後期金文上部不從「由」而從「古」。羅振玉、朱芳圃認為「由」象頭盔,其根據是「冑」字上從「由」,按此說不可信,張玉金指出「由」只是「冑」的聲符。 甲骨文用作人名,又表示能夠,《合集》20508:「其克翦周」,表示能夠翦滅周。又表示戰勝,《乙》5582:「正(征)基方,克」,意謂征伐基方,勝利。金文表示戰勝,何尊:「武王既克大邑商」。又表示能夠,中山王鼎:「隹(唯)吾老賈是(寔)克行之」,「賈」是人名,指司馬賈,意謂唯有我年老的司馬賈能夠做到。中山王鼎:「又(有)厥忠臣賈,克順克卑(俾)」,意謂有一位忠臣名叫賈,能順能從。《詩.大雅.皇矣》:「王此大邦,克順克比」,毛亨傳:「慈和徧服曰順,擇善而從曰比。」又表示完成,陳侯因[次月]敦:「大慕(謨)克成」,「克」、「成」同義連用(金國泰、張世超)。 戰國竹簡表示勝任,《郭店簡.老子乙》簡2:「[重積德則无]不克」,意謂不斷積德就沒有甚麼不能勝任的(陳鼓應)。又表示戰勝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13:「周武王既克殷」。《上博竹書四.曹沫之陳》簡14:「又(有)克正(政)而亡(無)克陳」,意謂有絕對足以勝人的政治,而沒有絕對足以勝人的陣式。又表示可能,《上博竹書一.緇衣》簡10-11:「未視(見)聖,女(如)丌(其)弗克視(見)」,意謂人們沒有看到聖德典範的時候,就覺得自己永遠不可能見到(季旭昇)。 667 字 相關漢字: 由,彔,古,冑,賈,成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 | 周 | ||||
李 | 何 | |||||
HKLS張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「克」的異讀字 | |
![]() |
黃p18 | 周p10 | ||||
李p158 | 何p131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克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克勤克儉, 克己奉公, 克敵制勝, 克紹箕裘, 克己復禮… | (5/97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蒂, 復, 休, 掊, 坦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competent, adequate; certain |
modal v. | can |
n. | gram |
v. | be able to; subdue, overcome; fix upon; restrain |
參見「剋」
瀏覽次數: 1843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