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斟 |
|
UTF-8 | E6 96 9F |
---|---|
大五碼 | B772 |
倉頡碼 | 廿女卜十 |
Matthews | 319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2255;(二版)2417 |
康熙字典 | 406 |
Unicode | U+659F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5369 | |
四角號碼 | 4470.0 | |
頻序 A/B | 3522 | 3205 |
頻次 A/B | 61 | 33 |
普通話 |
zh![]()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斟 | 勺也。从斗,甚聲。〔職深切〕 (300 / 302) | 斗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斗」,「甚」聲。本義是舀取。 16 字 詳解: 從「斗」,「甚」聲。本義是舀取。《說文》:「斟,勺也。从斗,甚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勺,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作酌。按:許以盛酒行觴為酌,則水漿不曰酌。枓曰勺,用枓挹注亦曰勺。」如《楚辭.天問》:「彭鏗斟雉,帝何饗?」《呂氏春秋.任數》:「孔子窮乎陳、蔡之間,藜羹不斟,七日不嘗粒。」 「斟」又表示羹勺,借指羹汁。《史記.張儀列傳》:「於是酒酣樂,進熱啜,廚人進斟,因反斗以擊代王,殺之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斟謂羹勺,故名羹曰斟。」 「斟」表示傾注。如《文選.班孟堅〈西都賦〉》:「陳輕騎以行炰,騰酒車以斟酌。」唐代李白〈悲歌行〉:「悲來乎,悲來乎,主人有酒且莫斟,聽我一曲悲來吟。」 「斟」還表示思考、考慮。《玉篇.斗部》:「斟,取也,計也。」如《荀子.富國》: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,節其流,開其源,而時斟酌焉。」三國蜀諸葛亮〈出師表〉:「至於斟酌損益,進盡忠言,則攸之褘允之任也。」 386 字 相關漢字: 斗,甚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斟」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字斟句酌, 淺斟低唱, 句斟字酌, 低唱淺斟, 酌古斟今… | (5/19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酌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soup (arch.) |
v. | ladle; pour; gauge; consider |
瀏覽次數: 936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