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說: 「
酌」字金文、小篆表示用勺斟酒勸飲,引申指斟酒、飲酒等義。現在多以「斟酌」二字連用,表示衡量、選取之意。
52 字
詳解: 「
酌」字金文、小篆從「
酉」,「
勺」亦聲,本義是用勺斟酒勸飲。《說文》:「酌,盛酒行觴也。从酉,勺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盛酒於觶中以飲人,曰行觴。」《詩經.周南.卷耳》:「我姑酌彼金罍,維以不永懷。」「金罍」是青銅造的盛酒器;意指我姑且把酒斟滿那杯子,以此消減我長久的懷念。又引申指飲酒。唐李白〈月下獨酌〉:「花間一壼酒,獨酌無相親。」又指酒宴,如便酌、小酌。元代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三折:「我一家之命,皆先生所活,聊備小酌,非為報禮,勿嫌輕意。」這句是崔夫人在張生解決孫飛虎之圍後對張生說的,意謂全靠張生保存了崔家一家的性命,所以準備了酒席,以作報答。又解作舀取,《詩經.大雅.行葦》:「酒醴維醹,酌以大斗。」「大斗」是用以舀酒的長柄勺;意指用長柄勺舀取香醇的美酒。由此義引申為選取、擇善而行。《禮記.坊記》:「上酌民言,則下天上施。」鄭玄注:「酌,猶取也。取眾民之言以為政教,則得民心;得民心,則恩澤所加,民受之如天矣。」意謂施政要聽取百姓的意見,就可得民心;既得民心,百姓就會覺得受君主的恩澤好像受上天的恩澤一樣。
金文用作斟酒義,伯公父勺:「白(伯)公父作金爵,用獻用酌,用享用孝。」意謂伯公父鑄造了金爵,用作進獻、斟酒、享祭和孝敬祖先。
楚竹書用作祭名,《上博楚竹書三.周易》簡57:「酌祭」。《馬王堆帛書.周易》寫作「濯祭」,今本《周易》作「禴祭」,即簡單的夏祭。
漢帛書以「
勺」為「
酌」,解作酒。《馬王堆帛書.養生方》第28行:「為醪勺(酌)」,「
醪」是一種酒,此句記載釀造「醪酌」的方法。
「
酌」字後來亦表示考慮、衡量、量度。宋蘇洵〈史論上〉:「史不得經,無以酌其輕重。」意謂人不通經書而只讀史書,則無以衡量史書所記之事的真偽虛實。現在多以「斟酌」二字連用表示考慮、衡量之意。「斟酌」本來指根據酒量飲酒,後來引申有衡量、決定去取之義。諸葛亮〈前出師表〉:「至於斟酌損益,進盡忠言,則攸之、褘、允之任也。」這句指至於權衡得失、掌握分寸、向陛下進諫忠言,這就是郭攸之、費褘、董允的責任了。
849 字
相關漢字: 酉,
勺,
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