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TF-8 | E9 83 81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DA7 |
倉頡碼 | 大月弓中 |
Matthews | 7686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3766;(二版)4014 |
康熙字典 | 1198 |
Unicode | U+90C1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5184 | |
四角號碼 | 4722.7 | |
頻序 A/B | 2534 | 3897 |
頻次 A/B | 206 | 12 |
普通話 | y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簡帛文字 | ||
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郁 | 右扶風郁夷也。从邑,有聲。〔於六切〕 (132 / 128) | 邑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邑」,「有」聲,古地名,在今陝西省。 20 字 詳解: 從「邑」,「有」聲,古地名,在今陝西省。《說文》:「郁,右扶風郁夷也。从邑,有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今陜西鳳翔府隴州州西五十里有故郁夷城。後漢建武二年,鄧禹遣兵擊赤眉於郁夷,在此處也。」古書中提到「郁夷」這個地方的例子如《史記.五帝本紀》:「分命羲仲,居郁夷,曰暘谷。」《漢書.游俠傳》:「乃舉遵能治三輔劇縣,補郁夷令。」《前漢紀.前漢孝武皇帝紀》:「西至郁夷城,當道小國各城守不肯給食。」 「郁」表示富有文采的樣子。《論語.八佾》:「周監於二代,郁郁乎文哉!」《荀子.賦篇》:「昭昭乎其知之明也,郁郁乎其遇時之不祥也。」楊倞注:「郁郁,有文章貌。」《文心雕龍.徵聖》:「是以遠稱唐世,則煥乎為盛;近褒周代,則郁哉可從。」 「郁」又表示香氣濃郁。《楚辭.九章.思美人》:「芳與澤其雜糅兮,羌芳華自中出。紛郁郁其遠承兮,滿內而外揚。」《文選.司馬長卿〈上林賦〉》:「吐芳揚烈,郁郁菲菲。」《文選.陸士衡〈演連珠〉》:「臣聞郁烈之芳,出於委灰;繁會之音,生於絕絃。」「郁」和「鬱」本來是不同的字,都有表示芳香的用法。簡化字把「鬱」併入「郁」,兩者就混而不分了。參見「鬱」。 「郁」也是姓氏。《廣韻.屋韻》:「郁,姓。魯相有郁貢。」南宋鄭樵《通志.氏族略五》:「郁氏,望出魯國,《國語》云:『魯相郁貢。』子孫因居之。今吳中有此姓。」歷代名人還有宋代名醫郁繼善、明代戶部尚書郁新和清代畫家郁文名等。 「郁」還表示沒有內核的果實。《論衡.量知》:「物實無中核者謂之郁,無刀斧之斲者謂之樸。」 638 字 相關漢字: 邑,有,鬱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黃p49 | 周p178 | |||||
李p125 | 何p362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香氣濃烈;文采豐盛 | |
黃 | 周 | |||||
李p125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愁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郁」字下錄有18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蔥, 馥, 弇, 蓊, 濃, 醲, 栯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rich and bright; abundant; fine; strong; depressed, gloomy, melancholy |
v. | gather; grudge |
參見「鬱」
瀏覽次數: 2058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