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借 |
|
UTF-8 | E5 80 9F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DC9 |
倉頡碼 | 人廿日 |
Matthews | 765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0171;(二版)207 |
康熙字典 | 36 |
Unicode | U+501F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2972 | |
四角號碼 | 2426.1 | |
頻序 A/B | 1067 | 1157 |
頻次 A/B | 1676 | 579 |
普通話 | ji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
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借 | 假也。从人,昔聲。〔資昔切〕 (165 / 162) | 人 | 𠎥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人」,「昔」聲,本義為暫時取用別人提供的錢物,即借入。 29 字 詳解: 從「人」,「昔」聲,本義為暫時取用別人提供的錢物,即借入。《說文》:「假也。从人,昔聲。」 《左傳‧定公九年》:「(陽虎)盡借邑人之車,鍥其軸,麻約而歸之。」 「借」也可表示將自己的錢物暫時供人使用,指借出。《論語‧衛靈公》:「吾猶及史之闕父也。有馬者,借人乘之,今亡矣夫!」 「借」還可表示幫助。《正字通‧人部》:「借,助也。」《漢書‧朱雲傳》:「少時通輕俠,借客報仇。」顏師古注:「借,助也。」 「借」亦可表示推重、讚許。《正字通‧人部》:「借,推獎。」《隋書‧刑法志》:「武帝敦睦九族,優借朝士,有犯罪者,皆諷羣下,屈法申之。」 「借」亦同於「藉」,表示憑藉及作連詞,表示假設。表示憑藉有如《楚辭‧九章‧悲回風》:「借光景以往來兮,施黃棘之枉策。」表示假設有如唐柳宗元〈師友箴〉:「吾欲從師,可從者誰?借有可從,舉世笑之。吾欲取友,誰可取者?借有可取,中道或捨。」 385 字 相關漢字: 人,昔,藉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借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借刀殺人, 借屍還魂, 借花獻佛, 借題發揮, 背城借一… | (5/112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背, 假, 鏡, 旒, 挪, 憑, 緗, 貸, 靦, 還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conj. | if; supposing |
v. | borrow; lend; avail of; make a pretext of |
瀏覽次數: 722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