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朔 |
|
UTF-8 | E6 9C 94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ED2 |
倉頡碼 | 廿山月 |
Matthews | 594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2072;(二版)2221 |
康熙字典 | 433 |
Unicode | U+6714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4323 | |
四角號碼 | 8742.0 | |
頻序 A/B | 3221 | 3955 |
頻次 A/B | 85 | 11 |
普通話 | shu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金文 | |||
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簡帛文字 | 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朔 | 月一日始蘇也。从月,屰聲。〔所角切〕 (141 / 137) | 月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金文從「月」,「屰」聲。從「月」為意符,本義是月相名,指沒有月光的月相。 36 字 詳解: 金文從「月」,「屰」聲。從「月」為意符,本義是月相名,指沒有月光的月相。夏曆每月初一,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,跟太陽同時出沒,地球上看不到月光,這種月相稱為「朔」(漢語大字典)。後「朔」專指夏曆每月初一。 由於「朔」是農曆每月的第一天,月光消失,同時也是漸漸回復光芒的開始,所以「朔」又有初始、蘇生之意,《禮記.禮運》:「治其麻絲,以為布帛,以養生送死,以事鬼神上帝,皆從其朔。」鄭玄注:「朔,亦初也。」《後漢書.馬融傳》:「月朔西陂。」李賢注:「朔,生也。」引申之,一日之始又稱為「朔」,《白虎通.三正》:「(夏)以平旦為朔」,「(殷)以雞鳴為朔」,「(周)以夜半為朔」。 「朔」又有北方之義,一說可能是由於「朔」可表示凌晨,清晨較為寒冷,故「朔氣」表示寒氣,而北方較冷,於是用「朔氣」專門指北方的寒氣,故「北方」又稱「朔方」。《樂府詩集.橫吹曲辭五.木蘭詩》:「朔氣傳金柝,寒光照鐵衣。」 金文表示每月的第一日,即「初一」。公朱左𠂤鼎:「十一年十一月乙巳,朔」。《左傳》桓公十七年:「冬十月朔。」又表示北方,梁十九年亡智鼎:「穆穆魯辟,徂省朔旁(方)」,表示莊嚴美好的君主,去省視北方。《書.堯典》:「申命和叔,宅朔方。」孔安國傳:「北稱朔。」此外,西周金文又多借「逆」為「朔」,如五祀衛鼎:「厥逆(朔)疆眔厲田」,表示北邊與厲的田交界(馬承源)。 漢帛書「朔朔」表示恐懼,《馬王堆.六十四卦.辰(震)》:「辰來朔朔,笑言亞亞(啞啞)」。王弼本《周易.震》:「震來虩虩,笑言啞啞。」陸德明《經典釋文》:「虩虩荀作愬愬」。「朔朔」、「虩虩」、「愬愬」都是疊音詞,表示恐懼(王輝)。 696 字 相關漢字: 月,屰,逆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朔」字下錄有17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鎮朔衛, 朔州, 朔州衛, 朔方縣, 陽朔縣 | (5/5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撲朔迷離, 迷離撲朔, 告朔餼羊, 龍荒朔漠, 告朔羊存… | (5/13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告, 迷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, new moon, dark moon; early morning; north |
v. | visit in the beginning of each moon (arch.); bear (arch.) |
瀏覽次數: 2588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