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潮 |
|
UTF-8 | E6 BD AE |
---|---|
大五碼 | BCE9 |
倉頡碼 | 水十十月 |
Matthews | 25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1737;(二版)1861 |
康熙字典 | 578 |
Unicode | U+6F6E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1917 | |
四角號碼 | 3712.0 | |
頻序 A/B | 1121 | 1173 |
頻次 A/B | 1533 | 564 |
普通話 | cho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𣶃 | 水朝宗于海。从水、朝省。【臣鉉等曰:隸書不省。】〔直遙切〕 (229 / 228) | 水 | 潮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「潮」從「水」,「朝」聲,本義是潮水,指海水受日月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。 36 字 詳解: 「潮」從「水」,「朝」聲,本義是潮水,「潮汐」是海水定時漲落的現象,指在月球和太陽引力的作用下,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漲落現象。在白晝的稱潮,夜間的稱汐。《皇極經世》:「隨月消長,早曰潮,晚曰汐。」「潮」古作「𣶃」、「朝」,《集韻》:「𣶃,《說文》『水𦩻宗于海。』隸作潮,通作朝。」清桂馥《義證》:「言水赴海,亦如諸侯之見也。《詩》『沔彼流水,朝宗于海。』箋云:『水流而入海,小就大也。』」徐鍇《說文繫傳》:「𣶃,今俗作潮。」《汗簡》亦收古文「𣶃」於「潮」字下。參見「朝」、「𣶃」。 由於潮水變化多端,人們往往喜歡觀潮。在潮水裡游水作戲稱為「弄潮」,陸游〈一落索〉:「此身恰似弄潮兒,曾過了千重浪。」意謂自己就像在潮中戲水的少年人,經歷過無數風浪。 「潮州市」位於廣東省,因為潮水往而復來而得名。《元和郡縣志》:「以潮流往復,因以為名。」 後世用潮水的流動比喻社會及時勢所趨,「潮流」表示時尚,粵語單說「潮」可表示時髦。 「潮」引申有潮濕之意,「潮黏黏」即潮濕黏糊的樣子。秦兆陽《姚良成》:「它那樹腳下是塊小坪坪,有很厚的潮黏黏的土。」梅雨時節又稱「黃梅天」、「霉雨」,東西變得潮濕,稱為「發潮」、「回潮」。 501 字 相關漢字: 水,朝,𣶃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潮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潮河川守禦千戶所, 漳潮分界巡司, 潮蓮巡司, 潮州府, 潮陽縣… | (5/7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心血來潮, 心潮澎湃, 韓海蘇潮, 韓潮蘇海, 風起潮湧… | (5/17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低, 高, 紅, 兒, 浪, 怒, 新, 濕, 思, 汐, 漲, 窏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damp, moist, wet; humid; clammy |
n. | tide; morning tide; current; fashion; trend; upsurge; humidity |
瀏覽次數: 932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