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朝 |
|
UTF-8 | E6 9C 9D |
---|---|
大五碼 | B4C2 |
倉頡碼 | 十十月 |
Matthews | 233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2084;(二版)2235 |
康熙字典 | 434 |
Unicode | U+671D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1915 | |
四角號碼 | 4742.0 | |
頻序 A/B | 543 | 787 |
頻次 A/B | 4654 | 1171 |
普通話 | cho zho zh 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𦩻 | 旦也。从倝,舟聲。〔陟遙切〕 (140 / 136) | 倝 | 朝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甲骨文從二或四「屮」從「月」,或從「禾」從「日」從月,象日在草茻中升起,而殘月猶在天,表示早晨。金文從潮水的「潮」的初文從「𠦝」聲,表示潮水。 71 字 詳解: 甲骨文從二或四「屮」從「月」,或從「禾」從「日」從月,象日在草茻中升起,而殘月猶在天,表示早晨。《說文》:「𦩻,旦也。从倝,舟聲。」 甲骨文表示早晨,又用作地名。《廣韻.宵韻》:「朝,早也。又旦至食時為終朝。」《詩.蝃蝀》孔穎達疏:「朝者,早旦之名。」 金文「朝」從「𠦝」從中間有三點的水流之形,這個水流是「潮」的初文,象潮水洶湧之形,表示潮水。後來「潮」的初文訛為「月」。金文只見早期周公東征鼎「廟」字中之「朝」從「月」,楚簡、小篆訛成「舟」形。西周晚期「𠦝」訛變為「車」形。金文「𣶃」、「朝」都是「潮」的古字。 金文表示早上,與「夕」相對,利簋:「珷(武王)征商,隹甲子朝。」大盂鼎:「敏朝夕入讕(諫)」。 古君王早朝聽政,故「朝早」引伸為「朝見」,《字彙》:「朝,晨朝也。人君視政,臣下覲君,均貴於早,聲轉為朝也。」 金文表示朝見、朝問,夨令方尊:「明公朝至于成周」,陳侯因[次月]敦:「𣶃問者(諸)侯」。《穀梁傳.桓公九年》:「諸侯相見曰朝。」《周禮.春官.大宗伯》:「時聘曰問」。又用作地名,朝訶鐘:「朝訶(歌)」即典籍「朝歌」,古都城。又讀作「廟」,𧽊簋:「王各(格)于大𣶃(廟)」,「大𣶃」即「太廟」。參見「𣶃」、「廟」、「𠦝」。 此外,「朝」、「鼂」同音相通,睡虎地秦簡借「鼂」作「朝」,《汗簡》「朝」之古文作「鼂」。《姓氏急就篇》:「漢鼂錯,亦作朝。」參見「鼂」。 597 字 相關漢字: 屮,月,禾,日,潮,𠦝,廟,舟,車,𣶃,夕,鼂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黃p25 | 周p73 | |||||
李p317 | 何p180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||
黃p24 | 周p73 | |||||
李p317 | 何p169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||
黃 | 周 | |||||
李p317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朝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朝城縣, 朝鮮, 朝邑縣 | (3/3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一朝一夕, 三朝元老, 有朝一日, 朝三暮四, 朝不保夕… | (5/284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拜, 班, 勃, 隋, 楚, 代, 今, 覲, 貢, 扆, 貳, 露, 六, 篡, 誶, 蕣, 想, 宋, 飧, 暾, 廷, 唐, 狁, 王, 夕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dawn; morning; court; dynasty; day |
prep. | towards |
v. | visit; face |
瀏覽次數: 2383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