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畯 |
|
UTF-8 | E7 95 AF |
---|---|
大五碼 | DAAD |
倉頡碼 | 田戈金水 |
Matthews | 173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2545;(二版)2725 |
康熙字典 | 691 |
Unicode | U+756F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||
四角號碼 | 6304.7 | |
頻序 A/B | 0 | 5422 |
頻次 A/B | 0 | -- |
普通話 | jn 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畯 | 農夫也。从田,夋聲。〔子峻切〕 (291 / 292) | 田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甲金文從「田」,「允」聲。後期金文於「允」下加「止」,遂變成「夋」形。疑本義是農夫。 42 字 詳解: 甲金文從「田」,「允」聲。後期金文於「允」下加「止」,遂變成「夋」形。疑本義是農夫。《說文》:「畯,農夫也。从田夋聲。」 甲骨文辭殘,用義不明。金文用法有二:一、表示長久,㝬鐘:「㝬其萬年,畯保四或(國)」,「畯保四國」即長保四國之意。此鼎:「畯臣天子」,表示長久地臣於天子,服事天子。孫詒讓曰:「凡金刻之言畯者,並當讀為駿,《爾雅.釋詁》:『駿,長也。』」二、讀為「悛」,表示改正,大盂鼎:「畯正厥民」,表示使人民改正向善,與《尚書.康誥》「作新民」意思相同(參裘錫圭1978)。《國語.楚語》:「有過必悛」,韋昭注:「悛,改也。」一說應讀為「允」,表示信實、誠實,大盂鼎:「畯正厥民」,即信實地改正或治理他的人民。「畯」讀為「允」最早由張政烺提出,裘錫圭(2012)加以發揮。 341 字 相關漢字: 田,允,止,夋,悛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畯」字下錄有2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鴻生畯儒, 田畯野老 | (2/2) | 詳細資料 |
瀏覽次數: 458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