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膜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膜 | 肉閒胲膜也。从肉,莫聲。〔慕各切〕 (90 / 84) | 肉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膜 | 80 | 莫胡 |
![]() |
明 | 次濁 | 唇 | 平 | 遇 | 模/模 | 合 | 一 | |
膜 | 505 | 慕各 |
![]() |
明 | 次濁 | 唇 | 入 | 宕 | 唐/鐸 | 開 | 一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肉」,「莫」聲。本義是生物體內的薄皮組織。 23 字 詳解: 從「肉」,「莫」聲。本義是生物體內的薄皮組織。《說文》:「膜,肉閒胲膜也。从肉,莫聲。」如《黃帝內經.太陰陽明論》:「脾與胃以膜相連耳,而能為之行其津液。」《神農本草經.上經.決明子》:「決明子:味鹹平。主青盲,目淫,膚赤,白膜,眼赤痛,淚出。」 「膜」引申表示薄皮狀、像膜的東西。如《齊民要術.養羊》:「初煎乳時,上有皮膜,以手隨即掠取,著別器中。」唐代李商隱〈石榴〉:「榴枝婀娜榴實繁,榴膜輕明榴子鮮。」 「膜拜」意謂合掌加額,伏地而拜之禮,表示尊敬或畏服。如《洛陽伽藍記.城北.宋雲惠生使西域》:「國王見宋雲云大魏使來,膜拜受詔書。」《舊唐書.西戎列傳.天竺國》:「乃膜拜而受詔書,因遣使朝貢。」 301 字 相關漢字: 肉,莫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p40 | 周p140 | ||||
李p294 | 何p288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||
![]() |
黃p33 | 周p140 | ||||
李p294 | 何p241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膜」字下錄有17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頂禮膜拜, 焚香膜拜, 付之膜外, 皮裏膜外, 置之膜外… | (5/16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瓣, 頂, 腹, 膈, 肋, 網, 眼, 腦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membrane; film, thin coating |
v. | make a prostration |
瀏覽次數: 181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