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TF-8 | E8 AB 8D |
---|---|
大五碼 | BDD8 |
倉頡碼 | 卜口月尸木 |
Matthews | 37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3969;(二版)4229 |
康熙字典 | 1095 |
Unicode | U+8ACD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||
四角號碼 | 0265.7 | |
頻序 A/B | 5179 | 4657 |
頻次 A/B | 10 | 3 |
普通話 | zhng zhng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簡帛文字 | 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諍 | 止也。从言,爭聲。〔側迸切〕 (53 / 48) | 言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言」,「爭」聲。本義是直言規諫。 18 字 詳解: 從「言」,「爭」聲。本義是直言規諫。《說文》:「諍,止也。从言,爭聲。」桂馥《義證》:「『止』當作『正』,『諍』、『正』聲相近。《周禮.司諫》注云:『諫猶正也,以道正人行。』」例子如《漢書.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》:「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,運籌合上意,諫諍即見聽,進退得關其忠,任職得行其術。」《三國志.魏書.程郭董劉蔣劉傳》:「然時因群臣諫諍,扶贊其義,并時密陳損益,不專導諛言云。」 「諍」從「爭」聲,在早期文獻中往往用同「爭」,故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經傳通作『爭』。」如《戰國策.秦策二》:「今兩虎諍人而鬭,小者必死,大者必傷。」馬王堆帛書《戰國縱橫家書.蘇秦謂齊王章(四)》第123-124行:「天下之兵皆去秦而牙(與)齊諍(爭)宋地,此亓(其)為禍不難矣。」「諍」表示爭執、爭奪。而「爭」也可表示勸諫、規諫。如《莊子.至樂》:「故夫子胥爭之以殘其形,不爭,名亦不成。」 《廣雅.釋詁四》:「諍,諫也。」「諍」和「諫」義近,但有程度上的差別。《荀子.臣道》:「大臣父子兄弟有能進言於君,用則可,不用則去,謂之諫;有能進言於君,用則可,不用則死,謂之爭。」(《說苑.臣術》的文句相近,「爭」作「諍」。)「諍」的程度比「諫」嚴重,往往是以死相諫,故《荀子.臣道》又言:「伊尹、箕子,可謂諫矣;比干、子胥,可謂爭矣。」比干因為勸諫紂王而被剖心,伍子胥則被吳王夫差賜死。 587 字 相關漢字: 言,爭,諫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黃p6 | 周p164 | |||||
李p174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同「爭」 | |
黃p6 | 周p164 | |||||
李p174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||
黃 | 周 | |||||
李p174 | 何p116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「諍」的異讀字 | |
黃 | 周 | |||||
李 | 何p116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「諍」的異讀字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諍」字下錄有5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面折廷諍, 廷諍面折, 諫諍如流 | (3/3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諫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v. | argue; contend, forestall; contend, vie, strive; admonish |
瀏覽次數: 1059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