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亍 (包括子部件) 共 4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4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金文象四通八達的道路,如今言「十字路口」。本義是道路,路是人走出來的,引伸為行走。
甲金文象四通八達的道路,如今言「十字路口」。本義是道路,路是人走出來的,引伸為行走。近人從羅振玉開始,都認為行實乃象「四達之衢」;後來高本漢 (Karlgren)則釋之為 "a drawing of meeting streets"。「」作為古文字偏旁,往往省作「」,從「」之字,皆與行走或道衢有一定關係。
《說文》:「行,人之步趨也。从彳从亍。凡行之屬皆从行。」人的步趨、步伐,是「」的引申義。從道路的本義出發,引申出行走和行列兩個意義,從行走這個意義又引申出流行、通行、施行、經歷、巡視、行為等意義;從行列這個意義又引申出排行、行業等意義,行業又引申出商行、銀行(裘錫圭)。
甲骨文表示道路,《屯南》2718:「遘才(在)行」,意謂在路上相遇。又表示行走,《乙》947:「王不行自雀」,意謂王不從雀地行走。
金文表示道路,曾伯簠:「金導(道)錫行」,意謂以金錫入貢或交易之路(郭沫若)。史牆盤:「宏魯卲(昭)王,廣笞楚刑(荊),隹(唯)貫南行。」意謂周昭王大舉攻伐楚國,想貫通從南方掠奪金屬的道路(裘錫圭)。又表示行走、遠行,曾伯簠:「以征以行」。陳公子弔邍父甗:「用征用行」。樊夫人龍嬴鬲:「自乍(作)行鬲」,「」是食器,意謂鑄造出行時使用的鬲。又表示行為、品行,中山王鼎:「侖(論)其惪(德),眚(省)其行。」[妾子]𧊒壺:「惪(德)行盛𡉚(旺)」。又表示施行、履行,中山王鼎:「事少女(如)長,事愚女(如)智,此易言而難行焉。」新郪虎符:「必會王符,乃敢行之。」
戰國竹簡表示道路,《上博竹書一.緇衣》簡21:「《詩》員(云):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」,意謂(嘉賓們)對我很好,指示我公德大道,(而不是給我私惠) (參季旭昇)。又表示實行、施行,《郭店簡.五行》簡22:「不行不義」。《上博竹書一.緇衣》簡16:「可言不可行,君子弗言;可行不可言,君子弗行。」《上博竹書七.武王踐阼》簡6:「毋行可𢘓(悔)」。又表示可行,《郭店簡.窮達以時》簡1-2:「又(有)丌(其)人,亡(無)丌(其)殜(世),唯(雖)臤(賢)弗行矣。」又表示品行,《上博竹書八.子道餓》簡2:「攸(修)亓(其)惪(德)行」。
」構形本義未有定論。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或省作「」,皆象道路之形;「」或作「」,皆象水在流動。水流於四通八達的道路,疑會溢出、泛濫之義,引申表示延伸、展開、散布。
」構形本義未有定論。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或省作「」,皆象道路之形;「」或作「」,皆象水在流動。水流於四通八達的道路,疑會溢出、泛濫之義,引申表示延伸、展開、散布。《小爾雅》:「澤之廣者謂之衍。」《楚辭》:「憂苦巡陸夷之曲衍兮」王逸注:「澤也。」〈東京賦〉:「仁風衍而外流」,薛綜注:「布也。」
甲骨文用作人名,如貞人名、婦名,又用作地名。此外,卜辭「又衍」、「亡衍」,徐中舒認為可能讀為「」,姚孝遂疑借作「」,即「有延」、「無延」,表示淹留之意。按「」字音義與「」皆近,姚說較合理。詳見下文。金文從行從川,亦用作人名、地名。意義不明。
由於音近,「」可通假作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等。
《說文》:「衍,水朝宗于海也。从水从行。」段玉裁注:「『衍』字水在中,在中者,盛也。會意。」按「」當表示泛溢,《說文》「」、「𣶃」說解相同,王筠疑「」字說解脫失,而移「𣶃」字說解于此。
」、「」音義皆近,可通,傳世文獻「」多有泛溢、多餘之義。《詩.板》「及爾游衍」毛亨傳:「溢也。」《尚書大傳.虞夏傳》:「至今衍于四海。」鄭玄注:「衍,猶溢也。」《韻會》:「以淺切,音演。水溢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衍,引伸為凡有餘之義,假『羨』字為之。」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《漢書.司馬相如傳》:『浸淫衍溢』注:『言有餘也。』今『衍』文字亦以『羨』為之。」
」、「」相通,傳世本《周易.漸.六二》:「飲食衎衎」,東漢熹平石經《周易》和《馬王堆漢帛書.周易》作「衍衍」。《穀梁傳.襄公廿六年經》:「衛侯衎復歸于衛。」《經典釋文》:「衎本作衍」。
」、「」相通,《易.繫辭》:「大衍之數」,鄭玄注:「演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推演天地之數」。表示推算演繹。
」、「」相通,《詩.椒聊》「蕃衍盈升」,《一切經音義.十九》引作「蕃延」。《周禮.大祝》:「衍祭」,注:「衍字當為延」。
此外,「」、「」有別,「」字水在「」中,表示水溢;「」字水在「」側,表示水流,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「」字從「」從二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趾的初文,從二「」象拱衛城邑之意,本義是守衛(徐中舒)。
甲骨文「」字從「」從二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趾的初文,從二「」象拱衛城邑之意,本義是守衛(徐中舒)。或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「」象城邑形,「」又表示方形,故可與「」通用。一說從「」的字形是防衛的「」字(郭沫若、裘錫圭)。
二止繞囗之形即「」字,「」是「」的聲符。金文「」形或改為「」。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表示防衛,又用為祭名、地名、人名等。金文表示保衛,班簋:「衛父身,三年靜東或(國)。」又用作人名、地名。賢簋:「公弔(叔)初見于衛」,裘衛盉:「矩白(伯)庶人取堇(瑾)章(璋)于裘衛。」
」的異體作「」,《正字通》:「衛,俗衞字。」《說文》:「衞,宿衞也。从韋帀,从行。行,列衞也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;金文、小篆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是返回、歸還。後又引申為退還、恢復等義。「」亦常用作副詞,表示立即、仍然、還是等義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周原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與金文形異。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,「」兼作形符,「」本義為圓形的玉璧,因而引申有歸回之意,「」即行走,故「」有返回、歸還之意。金文與小篆、簡帛字形相同。
本義為返回、回歸。《說文》:「還,復也。从辵,睘聲。」《爾雅.釋言》:「還、復,返也。」邢昺注:「皆迴返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二》:「還,歸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何人斯》:「爾還而入,我心易也。還而不入,否難知也。」鄭玄注:「還,行返也。」這幾句詩指你歸來時進來看我,我的心就歡喜了;你歸來但不來看我,原因沒有人知道。晉陶淵明〈歸去來辭〉:「鳥倦飛而知還。」意謂雀鳥困倦了就知道要飛回自己的巢。此為成語「倦鳥知還」的出處,用以比喻辭官後歸隱田園或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從返回義引申為交還物件。《周禮.秋官.司儀》:「致饔餼,還圭。」鄭玄注引鄭司農云:「還圭,歸其玉也。」「饔餼」是古代諸侯行聘禮時接待賓客的大禮,多為贈送食物;這句指接受了食物,交還玉璧。又引申為恢復、還原之意。《明史.太祖紀二》:「吏以過誤罷者還其職。」意指若官吏被以為有過錯而遭罷職,恢復原來的官職。亦引申有退回、後退之意。《史記.高祖本紀》:「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,還軍霸上。」表示(劉邦)於是封閉秦國的貴重寶物、財物府庫,把軍隊退到霸上駐紮。
」亦解作環繞。段玉裁注《說文》:「還,今人還繞字用『環』,古經傳祇用『還』字。」《左傳.襄公十年》:「諸侯之師還鄭而南,至於陽陵。」杜預注:「還,繞也。」指諸侯的軍隊圍繞鄭國向南前進,到達陽陵。《史記.刺客列傳》:「荊軻逐秦王,秦王還柱而走。」即荊軻追着秦王政,秦王政只得繞着柱子逃走。又解為旋轉。《漢書.爰盎鼂錯傳》:「如此而勸以厚賞,威以重罰,則前死不還踵矣。」顏師古注:「還,讀曰旋。旋踵,回旋其足也。」這句意謂這樣用厚賞勸導,以重罰威懾,那麼在死亡面前也不會轉身逃跑。
」又用作副詞,表示時間,相當於「立即」。《荀子.王霸》:「如是則禹舜還至,王業還起。」王念孫《荀子雜志》:「還至,即至也;還起,即起也。」意指如此,則禹舜立即來到,帝王的基業立即興起。又表示持續,相當於「仍然」。唐杜甫〈泛江〉:「亂離還奏樂,飄泊且聽歌。」意謂在時局離亂之時仍然奏起音樂,飄泊流離之時尚在聽歌。又表示選擇,相當於「還是」。
甲骨文用作本義,《合集》6349:「工方還。」表示工方的人回來。
金文用作本義,呂行壼:「白(伯)懋父北征,唯還。」意指伯懋父征伐北方,回來了。又作環繞義。散氏盤:「道以東一奉(封),還,以西一奉(封)。」道路向東為邊界,還繞一周,又向西為邊界。又用為人名,鯀還鼎:「鯀還作寶用鼎。」「鯀還」是人名,表示鯀還鑄造了寶貴的鼎。
戰國竹簡借「」為「」。《郭店簡.尊德義》簡25:「治民非還(懷)生而已也。」「懷生」即安於生計;這句指治理百姓不只是使他們安於生計。
漢帛書借「」為「」,作環繞之意。《馬王堆.五十二病方》第101行:「取井中泥,以還(環)封其傷。」即是用井中的泥土,包圍傷口。
雖然「」字早已見於金文,但漢帛書仍多見借「」為「」,用作本義。《馬王堆帛書.春秋事語》第52行:「獻公之帀(師)襲郭(虢)環(還)。」意指晉獻公的軍隊攻打虢國後回來了。又用作轉移義。《馬王堆帛書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278行:「餘(與)燕為上交,秦禍案環(還)歸於趙矣。」意謂(秦國)與燕國成為友好之國,秦國把禍患轉移給趙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