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說: 象河川形。甲骨文本作水流之貌,後來中間象水的部分簡化成一條綫。
31 字
詳解: 甲骨文中「
川」、「
水」用法非常相似,如卜辭有「不水」、「其水」,同時亦有「不川」、「其川」的說法。「
水」、「
川」在這裏都解作水災,因此「不川」即是「不發大水」的意思。「
川」字在甲骨文中也可用作河神。如《合集》28180:「即川燎,又(有)雨」,指用燎祭法向河神祭祀祈雨。古文獻中亦保留了相同的用法,如《論語.雍也》:「犁牛之子騂且角,雖欲勿用,山川其舍諸。」朱熹注:「山川,山川之神也。」「
川」字亦有用作地名,如《合集》21661:「丁歸才(在)川人」,即指在川地的人歸來。另外甲骨文亦經常出現「川浥」的地名。
「
川」在金文中,可用作水流。傳世古籍中屢見這種用法,如《論語.子罕》:「子在川上曰:『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』」「
川」在金文亦可用為「
甽」,讀作「
畎」,借指低平得水肥沃之地。宜侯夨簋:「易(賜)土,厥川二百□。」《集韻.迥韻》云:「畎,田畝也。」有以為「
川」字後來由借用為田地義,引申成田地的單位詞,譬如五杞衛鼎:「縈二川」,即指是要圍繞二川之地(參黃盛璋)。可參看「
甽」。
戰國簡帛中,「
川」字曾通假作「
順」,如《成之聞之》:「君子治人侖(倫)以川天德。」又通假作「
坤」,如馬王堆帛書《六十四卦》有「
川」卦,傳世《易》作「
坤」。王引之《經異述聞》云:「乾坤字正當作坤,其作巛者,乃是借用川字。」最後,「
川」字亦有通假為「
穿」,如長沙子彈庫《楚帛書》丙篇:「不可以川□,大不訓(順)」,這裏「
川」讀為「
穿」,指穿壁、穿地之事(李學勤)。
《說文》:「川,貫穿通流水也。《虞書》曰:『濬く巜,距川。』言深く巜之水會爲川也。凡川之屬皆从川。」
675 字
相關漢字: 水,
甽,
畎,
順,
坤,
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