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僮 |
|
UTF-8 | E5 83 AE |
---|---|
大五碼 | B9AD |
倉頡碼 | 人卜廿土 |
Matthews | 6627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0221;(二版)261 |
康熙字典 | 45 |
Unicode | U+50EE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5755 | |
四角號碼 | 2021.4 | |
頻序 A/B | 5398 | 4231 |
頻次 A/B | 7 | 7 |
普通話 | tng zhung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簡帛文字 | 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僮 | 未冠也。从人,童聲。〔徒紅切〕 (161 / 159) | 人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人」,「童」聲,本義是未成年男子。 19 字 詳解: 從「人」,「童」聲,本義是未成年男子。《說文》:「未冠也。从人,童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未冠也。䇂部曰:『男有辠曰奴。奴曰童。』按《說文》僮、童之訓,與後人所用正相反,如穜、種二篆之比。今經傳僮子字,皆作童子,非古也。《襍記》注曰:『童,未成人之稱。』《學記》注曰:『成童,十五以上。』引伸爲僮蒙。《玉篇》引《詩》:『狂僮之狂也且。』《傳》曰:『狂行僮昏所化也。』《廣雅》曰:僮,癡也。』若《召南》『僮僮,竦敬也』,則又如愚之義也。」典籍用其本義,如《左傳·哀公十一年》:「公為與其嬖僮汪錡乘,皆死,皆殯」;又如《論衡·偶會》:「僮謠之語當驗」;《文選‧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「侲僮程材,上下翩翩。」 「僮」亦用作奴僕,如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「卓王孫僮客八百人」,顏師古注:「僮謂奴」。 「僮」也引申為愚昧、無知。如《太玄·童》:「陽氣始窺,物僮然,咸未有知。」 簡帛文字中「僮」常通作「動」,如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》53行:「六枋(柄):一曰觀,二曰論,三曰僮(動),四曰轉,五曰變,六曰化。」,又如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》186行:「死之徒十又(有)三,而民生生,僮(動)皆之死地之十有三。」 498 字 相關漢字: 人,童,動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黃p48 | 周p8 | |||||
李p305 | 何p353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||
黃 | 周 | |||||
李 | 何p271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「僮」的異讀字 | |
黃 | 周p8 | |||||
李p305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少數民族名, 1965年被改稱「壯族」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僮」字下錄有9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五尺之僮, 停僮蔥翠, 匹夫僮婦 | (3/3) | 詳細資料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ignorant; humble |
n. | boy; youth; servant; page; name of the Zhuang ethnic group |
瀏覽次數: 562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