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說: 金文從「
大」從「
口」,會人張大口之意,指大聲喧嘩。「
吳」或從「
夨」(讀作虞)為聲符。「
吳」字後多借作國名或人名。
56 字
詳解: 「
大」本解作一張開兩臂的人,「
大」之側加上「
口」,其實象一人張口大叫的模樣。李伯謙認為「
大」、「
夫」古本一字,「
大」讀作「
夫」,亦是「
吳」的聲符。許慎《說文》訓曰:「吳,姓也。亦郡也。一曰吳,大言也,從夨、口。𡗾,古文如此。」許慎以「大言」解「
吳」一說正說明此理。《詩經.周頌.絲衣》「不吳不敖」和《詩經.魯頌.泮水》「不吳不揚」兩句話,毛亨《傳》兩處皆云:「吳,譁也。」「
吳」與「
敖」、「
揚」並稱,意指喧嘩叫喊,與許慎釋為「大言」之說相合。
不過,「
吳」字的使用,早在金文時期便幾全解作專名。如用作國名,即指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奔荊蠻所立之國。吳王夫差矛:「吳王夫差自乍(作)甬(用)鈼。」或用作人名,吳方彝蓋:「王乎(呼)史戊冊令(命)吳。」「
吳」又用為「
虞」,用作職官名,即虞人,負責掌管山澤田獵之事。同𣪕:「𤔲昜(場)、林、吳(虞)、牧」,即指掌管場人、林衡、虞人、牧人等官員。
戰國竹簡「
吳」用作國名,《上博竹書七.吳命》簡3正:「吳青(請)城(成)於楚」,指吳國向楚國求和。「
吳」亦讀作「
虞」,《上博竹書二.子羔》簡1:「又(有)吳(虞)是(氏)之樂正質夔之子也」,「有虞氏」即帝舜。另字亦讀作「
無」,《上博竹書一.容成氏》簡5:「禽獸朝,魚鼈獻,有吳(無)通」,指獻禽獸來進見,以魚鼈來朝貢,彼此互通有無。
傳世文獻中,「
吳」幾亦全用作專名。唯《方言》中有「吳,大也」一訓,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認為「
吳」從大言「引申之為凡大之稱。」
624 字
相關漢字: 大,
口,
夨,
夫,
敖,
揚,
虞,
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