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TF-8 | E5 9B B0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778 |
倉頡碼 | 田木 |
Matthews | 3688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0714;(二版)769 |
康熙字典 | 145 |
Unicode | U+56F0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3207 | |
四角號碼 | 6090.4 | |
頻序 A/B | 877 | 817 |
頻次 A/B | 2271 | 1109 |
普通話 | kn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金文 | ||
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甲骨 | ||
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簡帛文字 | 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
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困 | 故廬也。从木在囗中。〔苦悶切〕𣏔,古文困。 (129 / 125) | 囗 | 𣏔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甲骨、金文、小篆從「木」從「囗」,木在囗中,「囗」亦作聲符。「困」是「梱」、「閫」的初文,本義是門檻。 51 字 詳解: 甲骨、金文、小篆從「木」從「囗」,木在囗中,「囗」亦作聲符。「困」是「梱」、「閫」的初文,段玉裁注「梱」字曰:「謂當門中設木也。」俞樾:「困者,梱之古文也。《木部》:『梱,門橛也。从木,困聲。』困既从木,梱又以木,緟椱無理,此蓋後出字,古字止作困。从囗者,象門之四旁,上為楣,下為閫,左右為根也,其中之木即所謂橜也。」「困」的本義是門檻。由此義引申出阻礙之意。《周易.困》:「困于石,據于蒺藜。」即亂石阻礙前進的道路,又有蒺藜佔據於其上。從阻礙、限制義又引申為處於艱難困苦的境況之中。《史記.屈原賈生列傳》:「齊竟怒不救楚,楚大困。」意指齊國因為痛恨楚國背信棄義,不出兵相救,楚國陷入十分困難的境地。後再引申為包圍之義,即圍困。諸葛亮〈後出師表〉:「其用兵也,仿佛孫、吳,然困於南陽。」意指曹操用兵之法好像孫臏吳起,但曾在南陽被圍困。後來「困」字又解作疲憊。唐白居易〈賣炭翁〉:「牛困人飢日已高,市南門外泥中歇。」指牛隻疲倦了,賣炭翁餓了,就在市集南邊的城門外休息。「困」後因假借義太多,加義符「木」,另造「梱」字;或加義符「門」,另造「閫」字,以表示本義(俞樾、楊樹達)。 甲骨文用作祭名(郭沫若),《合集》:「其困於上甲,雨?」「上甲」是殷人先祖;卜辭意指向上甲進行祀禮,會否下雨? 金文用義不明,疑為官職名。父丁困册爵:「父丁困册。」 秦簡用作本義,即「閫」,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甲種》簡2叄:「行到邦門困(閫)。」「門閫」就是直豎於門中間的門限。又解作處於困難的人,《睡虎地秦簡.為吏之道》簡3:「孤寡窮困。」即孤兒、寡婦、處於貧窮、艱難的人。 楚簡解作盡、極。《上博楚竹書七.凡物流形甲》簡24:「識險而困,識困而復。」意謂知道危險則知道極限,知道極限就回頭。 漢帛書用作圍困之義。《馬王堆帛書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263行:「是我困秦、韓之兵,免楚國楚國之患也。」「楚國」二字重覆;意謂是我(陳軫)圍困秦韓兩國的軍隊,除去楚國的禍患。 《說文》:「困,故廬也。从木在囗中。」「故廬」即舊房子。 855 字 相關漢字: 木,囗,梱,閫,門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困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人困馬乏, 困心衡慮, 扶危濟困, 內外交困, 困獸猶鬥… | (5/88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厄, 憊, 頓, 跲, 煢, 窮, 卯, 難, 貧, 紓, 惑, 虀, 惾, 弚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surrounded by; weary, tired; sleepy |
n. | distress; difficulty; anxiety; poverty |
v. | be stranded; be hard pressed; surround, pin down |
參見「睏」
瀏覽次數: 1154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