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說: 從「
庚」從「
◎」(點撇)。郭沫若以為「
康」以和樂為本義,古代多借樂器以表示和樂,「
康」字從「
庚」,「
庚」即樂器。林潔明認為「
庚」旁的點撇象搖動時的樂聲,由樂聲以見和樂之意。戰國文字「
康」所從點撇訛為從「
米」。
104 字
詳解: 從「
庚」從「
◎」(點撇)。郭沫若以為「
康」以和樂為本義,古代多借樂器以表示和樂,「
康」字從「
庚」,「
庚」即樂器。林潔明認為「
庚」旁的點撇象搖動時的樂聲,由樂聲以見和樂之意。戰國文字「
康」所從點撇訛為從「
米」。季旭昇認為可能是「
康」長久借為表示「
穅」義(即穀皮),「
庚」下的點撇遂類化為「
米」形。《說文》以為「
康」是「
穅」之省,不確。
甲骨文「
康」用為商王的廟號,指商王康丁,卜辭中常稱為「康祖丁」。如《合集》35995:「丙申卜,鼎(貞):康且(祖)丁方其牢。」「
方」讀為「
祊」,是祭名。卜辭貞問以祭牲對康丁進行祊祭。《史記.殷本紀》稱為「庚丁」:「帝廩辛崩,弟庚丁立,是為帝庚丁。帝庚丁崩,子帝武乙立。」
金文表示和樂。如齊陳曼簠:「齊[陳土](陳)曼不敢逸康,肈(肇)堇(謹)經德。」又如令狐君嗣子壺:「康樂我家,屖屖康盄(叔)。」
「
康」也表示長久,如士父鐘:「降余魯多福亡(無)疆,隹(唯)康右(佑)屯(純)魯。」又用作人名,如康鼎:「康拜𩒨首,敢對揚天子不(丕)顯休。」
戰國竹簡假借作「
糠」,如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甲種》簡59背貳「以脩(滫)康(糠)」,表示酸臭的淘米水和米糠。通假作「
湯」,如《上博竹書一.緇衣》簡3:「隹尹夋及康,咸又(有)一惪(德)。」郭店竹簡〈緇衣〉及今本《禮記.緇衣》「
康」皆作「
湯」。
古書中「
康」表示和樂的例子如《清華壹.耆夜》簡11:「康藥(樂)而母(毋)忘(荒),是隹(惟)良士之䢍(方)。」《國語.周語》:「昊天有成命,二后受之,成王不敢康。」
「
康」也表示褒揚、讚美。如《禮記.祭統》:「康周公,故以賜魯也。」鄭玄注:「康,猶褒大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古樂》:「帝嚳大喜,乃以康帝德。」
「
康」表示空。如《詩.小雅.賓之初筵》:「酌彼康爵,以奏爾時。」鄭玄箋:「康,虛也。」《漢書.賈誼傳》:「斡棄周鼎,寶康瓠兮。」「康瓠」即空壺。
「
康」又表示四通八達的大路。《爾雅.釋宮》:「五達謂之康。」如《史記.孟子荀卿列傳》:「於是齊王嘉之,自如淳于髡以下,皆命曰列大夫,為開第康莊之衢,高門大屋,尊寵之。」唐代白居易〈和松樹〉:「漠漠塵中槐,兩兩夾康莊。」
「
康」還表示健康、無病。如《樂府詩集.雜曲歌辭.焦仲卿妻》:「命如南山石,四體康且直。」唐代韓熙載〈湯泉院碑〉:「探之則熱,赴且無傷,惡疾能愈,微疴可量,或飲或浴,心寧體康。」
987 字
相關漢字: 庚,
◎,
米,
穅,
方,
祊,
糠,
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