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脣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脣 | 口耑也。从肉,辰聲。〔食倫切〕䫃,古文脣从頁。 (87 / 81) | 肉 | 䫃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脣 | 107 | 食倫 |
![]() |
船 | 全濁 | 齒 | 平 | 臻 | 諄/諄 | 合 | 三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小篆從「肉」,「辰」聲,常表示嘴唇,即人或動物口的周圍的肌肉組織。 33 字 詳解: 小篆從「肉」,「辰」聲,常表示嘴唇,即人或動物口的周圍的肌肉組織。金文有從「月」,「辰」聲的「脣」,表示早晨,與「夙」字(本義是早)意同。多友鼎:「甲申之脣(晨)」。金文從「月」的「脣」與小篆從「肉」的「脣」疑為隸定後的同形字。 「脣」常表示嘴唇,即人或動物口的周圍的肌肉組織。《說文》:「口耑也。从肉,辰聲。䫃,古文脣从頁。」《莊子‧盜跖》:「脣如激丹,齒如齊貝。」 漢帛書「脣」也表示嘴唇,《馬王堆.合陰陽》:「鼻汗脣白,手足皆作。」 「脣」也表示稱物的邊或邊緣。《墨子‧備穴》:「難穴,取城外池脣木瓦散之,外斬其穴,深到泉。」 266 字 相關漢字: 肉,辰,月,夙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p42 | 周p138 | ||||
李p164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搖脣鼓舌, 舌敝脣焦, 口燥脣乾, 反脣相稽, 枉費脣舌… | (5/12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瓣, 槍, 讀, 反, 譏, 劍, 絳, 齞, 舌, 朱 |
瀏覽次數: 193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