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舌 |
|
UTF-8 | E8 88 8C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6DE |
倉頡碼 | 竹十口 |
Matthews | 5705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2941;(二版)3137 |
康熙字典 | 934 |
Unicode | U+820C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4164 | |
四角號碼 | 2060.4 | |
頻序 A/B | 2129 | 1770 |
頻次 A/B | 346 | 228 |
普通話 | gu sh 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舌 | 在口,所以言也、別味也。从干从口,干亦聲。凡舌之屬皆从舌。【徐鍇曰:凡物入口,必干於舌,故从干。】〔食列切〕 (49 / 44) | 舌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甲骨文象口中伸出舌頭,數點象唾沫、口涎狀,本義是舌頭。甲金文舌尖開叉,其實是取象於蛇的舌頭。因為蛇舌的形狀十分典型,容易辨認,所以古人以蛇舌為「舌」的象形。 78 字 詳解: 甲骨文金文的「舌」字都取象於蛇舌,可能是因為蛇舌開叉,十分易認,且蛇舌最為靈敏,好比言辭的敏銳,如言辭犀利稱為「舌劍脣槍」;言辭動聽稱「舌燦蓮花」;花言巧語稱為「口甜舌滑」;言辭笨拙稱為「大舌頭」;恐懼或理屈時說不出話稱為「張口結舌」。 甲骨文「飲」字象人伸出舌頭啜飲酒瓶中的水。參見「飲」。卜辭用作本義,表示舌頭,又表示告訴,又用作祭名、人名。金文與甲骨文構形相同,多用作氏族徽號。睡虎地秦簡:「多舌」,即多言。參見「言」。 「舌」秦漢時期異體作「𠯑」、「𤯁」,《說文.舌部》:「舌,在口,所以言也、別味也。从干从口,干亦聲。凡舌之屬皆从舌。」《說文.口部》:「𠯑,塞口也。从口,氒省聲。𤯁,古文从甘。」 305 字 相關漢字: 飲,言,𠯑,𤯁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黃 | 周 | |||||
李 | 何 | |||||
HKLS范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「舌」的異讀字 | |
黃p31 | 周p142 | |||||
李p113 | 何p224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舌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七嘴八舌, 張口結舌, 油嘴滑舌, 瞠目結舌, 鉗口結舌… | (5/359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攙, 饞, 瞠, 七, 赤, 槍, 長, 啖, 掉, 火, 劍, 撟, 捲, 巧, 口, 喉, 嘵, 鸚, 饒, 肵, 鴃, 弄, 齗, 便, 翣, 唇, 轖, 調, 苔, 簧, 咋, 嚼, 張, 齰, 螛, 舑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tongue; clapper of bell |
瀏覽次數: 17916 |